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汽车业自主品牌任重道远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0日 09:56  中国经营报

  2004年伊始,尽管新版汽车产业政策尚未出台,关于提升汽车自主品牌的讨论却日益升温。据了解,新的汽车产业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2010年国内汽车企业拥有自主产权的产品要达到国产汽车销售总量的50%”。对此业内意见分歧颇多。不过,自主品牌与自主知识产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讨论中经常被混淆。比方说,如果几年以后奥迪100%国产化了,这是属于民族品牌还是外国品牌?相信绝大多数人仍会认为它是外国品牌。

  目前国内市场生产和销售的汽车中,有的是既没有自主品牌,也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如一汽的奥迪、上海通用别克;有的是有自主品牌,但是知识产权是买来的,如华晨的中华轿车;还有的是既有自主品牌,也有自主知识产权,如吉利奇瑞

  当然,这种划分注定会引起很多争议。如一汽和上汽就曾反复强调,在中国市场上与外资联合开发的产品也应算作自主品牌;而华晨则认为,华晨不仅拥有中华轿车的产品商标权,工业产权,而且还拥有改进权和技术转让权,如何不属于“自主知识产权”?至于吉利和奇瑞,一直打着民族品牌的大旗,但是它们的知识产权官司从来没有断过。这些争论实际上反映了目前国内汽车界对于发展自主品牌的不同探索。

  以三大汽车集团为代表,它们20多年来遵循的是“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但是就实现这一初衷而言,可以说是完全失败的。因为合资厂既没有形成完全的自主开发能力,也没有形成强大的自主品牌。相反,跨国公司通过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完成了初步的本土化,奥迪、别克、宝马等国际知名品牌在中国市场深入人心。如今,三大集团都想开发独立的品牌,但当研发资源主要控制在外方手中的时候,恐怕只能看人家脸色行事了。

  目前屈指可数的几个民族品牌,如红旗、奇瑞、吉利、中华等,它们自身的研发实力仍很有限,尽管可以通过外包获得技术,但其能够生存的前提是国内汽车行业的竞争仍不充分。目前国内汽车价格仍高于国际水平,抛开关税的因素,主要是零部件采购成本过高。而本土汽车品牌由于零部件国内采购成本低,所以具有价格优势。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国内汽车价格将逐渐与国际接轨,所有的品牌最终都要走向国内采购零部件。当大家的成本都差不多时,拼的就是核心技术、品牌价值和销售渠道。而在这几个方面,本土品牌都不占优势。

  “对于进入中国的跨国汽车企业来说,本土化是成功的关键,这包括技术方面的让步,但是品牌则是它们坚守的最后底线。”法国PSA标致雪铁龙集团的总裁佛尔兹对这个问题的表态值得认真思考。当有记者举广州标致的例子,称“标志是中国市场的失败者”时,佛尔兹的回答是:“广州标致是一个失败。但是,这种失败只是合资企业的失败,而不是‘标致’这一品牌的失败。”而佛尔兹在2002年与东风合作时表述得更清楚:“品牌代表一类产品的统一形象,无论你在世界上哪一个地区,只要你看到雪铁龙汽车,它都是全球统一的、标准的、纯粹的。”事实上,只要消费者认同这个品牌,谁在乎它是在哪里生产的,国产化率有多少呢?

  因此,坦率地说,尽管人人都在喊“自主品牌”,但是自主品牌前景并不乐观,目前合资厂和本土企业各有不足之处,我们又不能将希望寄托在消费者的爱国主义情结上面,这时政府的支持就很重要。

  除了在汽车产业政策中明确鼓励自主品牌外,还应当有具体的配套措施。具体地说,如果在政府公务车采购中,不但要求国产化率,还明确要求自主品牌(很多国家都是这样做的),这会实实在在地刺激本土品牌的发展。否则,汽车产业政策很可能会流于形式,而汽车业自主品牌的突破也就变成了一个口号。(安邦集团研究总部分析师 关鹏)

(编辑:邵京宁)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