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中国算富裕阶层。每月收入不低且稳定,于是日积月累便有了相当的储蓄。房子有了,孩子自立了,双方老人家境也不错。没什么需要大花销的,属爱车一族的夫妻俩便动了买车的念头。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车价一个劲地降,媒体一个劲地煽,想法竟日渐要变成了行动。
但毕竟这是个特大件,差不多要花掉他们积蓄的一大半,不得不审慎行事。为此,他 们便找到了我。
他们说我是汽车行业的特权威的报纸——《汽车周报》的记者,属业内人士,行情熟、市场熟、相关人员也熟,如我能与他们一起去搞调研,一能掏到实底,听到实话;二更能为他们当好参谋。说实话,对汽车制造业我不含糊;但对汽车消费市场,我还真有点心虚,了解的并不透彻。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我一直想调查一下汽车消费市场,特别是近期出现的一些新动向。再加上朋友盛情难却,于是,前不久,我们特意来到了本市最大的汽车市场——长春市汽车中心批发市场。
眼下正值购车旺季,但令我略感惊讶的是,一辆辆崭新的轿车停放在大院内,虽品种齐全却少人问津,一些门市部还大门紧锁。一位经销商眉头紧皱地说:现在每天来看车的人少得可怜,逢双休日多点,但购买的很少。我们问:不少车型降价,车市现在理应不错,为何萧条。答曰买得起马配不起鞍。现在买新车要缴纳的各种附加费太多了,几乎占购车款的三分之一。买车是一次性消费,而各种附加费大部分却是每年都得花。前一段倒是有很多人来问,对车价似乎还认为说得过去,可细一探讨,听说买完车后每年还得花那么多钱养,就都打退堂鼓了。不少人说,“鞍子”不但贵,更重要的是不值,觉得花得“大头”。我一年出门全都“打的”顶多也就花买“鞍子”钱的一半,再加上新车折旧呢?不少人这么一算账,干脆就走人。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距离该市场不到200米的地方,以经营二手车为主的长春机动车交易市场内却人头攒动、生意兴隆。我们以买车者的身份向一位车主了解到,买一辆二手车,除购车款外只需缴2000元左右的更名费。如与车主私下交易,这2000元也可省下。
在长春,养车费用到底有多高?一位热心的购车者与我们摆起了“龙门阵”。前不久,他花5.9万元买了一辆悦达起亚轿车。按照汽车消费贷款规定,他选择贷款期限两年,首期付款177万元,贷款金额为413万元,每月平均还款金额为1700元,另加利息。此外,他必须缴纳的附加费分别为:车辆购置费5000元、通行费600元、牌照费215元、公证费300元、工商验证费100元、车辆抵押及车籍封存费300元、保险费4000元,共计105万元。
这还不算完。买车后,他每个月还要花300元油钱、700元车位费、出外办事的临时停车费约50元、洗车费20元,再加上每年的养路费、年审费用等。这指的是不出长春市。如开车到外地,跑不多久就有一个收费站,钱花的海海的。对此记者深有同感:3个月前,记者与家人一同开一辆捷达车从长春去大连,来回4天,仅路桥收费就花去700多元。
在市场转悠了一天,与不少人进行了探讨。其中有购车者、卖车者,亦有市场管理人员。给记者的感觉是,他们的绝大多数对现有的用车环境持否定态度,认为目前车价外各种收费太多、太高,买得起车用不起车。即便用得起,一算账着实不值。除一少部分由于种种原因必须购车的外,可买可不买的基本上至少暂时打消了念头。我的朋友也是如此,一天下来,买车热情锐减,两口子商量后一致决定:以后再说。
据记者了解,长春的购、用车情况与全国省会城市差不多,并不特殊。而对汽车厂商而言,他们的想法竟和消费者一致,也期待着各种附加费用的降低或取消。他们认为,养车费用高令众多消费者望而却步,确实是汽车市场一直火不起来的重要原因。
养车费用高,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业内人士一直有不同看法,各种观点也不时见诸报端。一种观点认为,鼓励汽车家庭消费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带动生产厂、售车业、修车业、旅游业、服务业、信贷业、保险业等众多行业的发展。而养车费用过高却在严重阻碍汽车进入百姓家庭,从而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一道槛。
另一种观点认为,国家规定的养车费用(各地乱收费的除外),主要是限制私家车的发展。目前国内大城市的交通均十分拥挤,如果再鼓励发展私家车,将带来占地、占路,大量消耗能源,污染城市环境等问题。
对以上争论,目前没有权威部门或人士予以明确评判。但至少以下三点是肯定的。一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已经证明,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我国也明确把汽车工业列为支柱和重点发展行业。二是轿车不进入家庭,汽车工业就不会有大发展。三是对现行的汽车消费和使用政策,大多数潜在的消费者还不太买账。至于在汽车工业的发展中有可能带来的问题,只应该在发展中想方设法地去加以解决。岛国日本都能解决,总是号称国土辽阔的中国难道就没法儿了?“因噎废食”绝不该是聪明智慧的中国人干的事儿。(本报记者王斌)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