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汽车工业之所以发展缓慢、竞争力弱、矛盾重重,主要原因是汽车市场没有像家电市场那样放开,进行充分的市场竞争。由此,有人建议:取消政府部门的行业管理,全面放开,让市场去决定一切。
不错,中国的汽车工业一开始就在政府的完全控制下发展。实践已经证明,这种模式遭到了失败。那么,是否由此就应当全面放开,让市场去决定一切呢?
市场固然有其重要的功能和特殊的魅力,但也不是万能的,完全放开有严重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由于市场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点,虽然可实现优胜劣汰,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这一过程中也必然伴随着巨大的资源浪费。其次,会加剧汽车工业的“散、乱、差、弱”局面;此外,还会助长汽车市场混乱局面的发展。
那么,正确的选择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以“放”为主,“放”中有“控”,应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正确选择。
所谓“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外开放,即对国外的资本、产品和服务等要扩大开放。二是对内开放,即对非国有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要扩大开放。这意味着:首先,投资主体要放开。要培育形成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搞汽车的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国内资本、国外资本,国有资本、非国有资本都可以投入汽车行业。与此同时,融资体制要放开,除自有资本之外,可以发企业债券直接融资,也可以向银行贷款、发行股票,还可以同外资合资、合作等。三是价格放开。让企业自主定价,利用价格杠杆进行公开、公平的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四是市场放开,要打破汽车市场的地区分割和相互封锁的局面,制定全国统一的市场规则,促进全国统一、有序、平等竞争的汽车市场的形成。五是汽车信贷要放开,目前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应该像购房信贷一样,尽快开办汽车消费贷款。
所谓“控”,就是政府要通过制定和实施汽车工业的产业政策、技术法规、消费政策、管理法规和管理制度,对汽车工业的投资、质量、消费、报废等环节进行引导和控制,以促进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
那么,“控”什么,控到什么程度呢?
首先,对汽车投资项目、特别是轿车项目要控制。即上轿车项目必须要符合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和轿车工业规模效益标准的要求,必须要经过国家主管部门批准。这一点,无论企业所有制性质,必须一视同仁。对轿车项目进行控制,就可以避免无效投资、重复投资,避免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其次,对产品质量要控制。汽车是一种关系到人们生命安全和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特殊商品,政府主管部门应根据《汽车产业政策》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汽车产品的安全、环保、控制和节能等有关技术法规,严格控制汽车质量。
其三,对消费政策要控制。要制定和实施全国统一的汽车消费政策,大力倡导私人购车,鼓励使用环保经济型车,大力削减私家车缴费,坚决取消各地区、各部门向消费者收取的各种“苛捐杂税”,推动汽车进入家庭,大力促进汽车消费。
其四,对报废标准要控制。政府应研究和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汽车报废管理办法》,对报废车进行统一管理,凡达到报废标准的,应坚决强制报废。这样,既可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又可以拉动汽车的消费和生产,还可以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有利于维护生态环境。
不管是“放”还是“控”,目的都是一致的。强调“放”,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各种企业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各企业之间充分竞争,利用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激发各企业自主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推动汽车工业快速发展。而强调“控”,则是为了制定一个市场竞争的统一规则,各企业都按这一规则,在同一个“平台”上公开、公平进行竞争,保证汽车工业健康发展。(作者:张秀玉)
订汽车新闻短信把握汽车时代先机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