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往小走”“小向大靠”
科技“楼阁”转向现车实用
“定制”汽车服务特殊人群
今年,中国的车展多得有点让人倒胃口,一个个接踵而来,大同小异,多半成了经销商的汽车展销会。曾气势颇盛的12月上海汉诺威车展,现在还打着官司。车展可观的经济效益让众人趋之若鹜,但究竟怎样办含金量才高呢?车展传递的深浅信息该如何消化吸收?这世界的脉搏对中国汽车市场有何波动?此次辚辚三人行将通过对今年9月法兰克福车展的分析评判,道出个中原委。
李:每年的法兰克福车展可说是世界上最大最全的车展,饱含的信息量之大让人几乎难以消化。可回顾今年刚刚结束的第59届法兰克福车展,人们普遍感到由车展得到的信息“短路”,整体令人感到存在某种不甚全面的“后天缺陷”。
谢:众所周知,“9·11”恰逢法兰克福车展的记者日,美国世贸中心惨剧发生时,与会的5000名世界各地的记者注意力全都无法集中到展会和展车上。由于受到恐吓电话,预展被迫打断,大部分媒体人士不得不提前退场。次日上午,大众、福特展台亦遭到恐吓,外国公司纷纷取消了发布会。甚至有美国记者当天就放弃采访,打道回府。这就造成了全球专业媒体对本届法兰克福车展的“冷淡”,受众明显对法兰克福车展体现的世界汽车发展特点缺乏全面的了解。
吴:还要看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届法兰克福车展即使没有“9·11”事件的负面影响也存在“先天不足”——作为全球5大车展中最大的车展,本届法兰克福车展记者日上相关资料匮乏,新闻中心基本上没有什么资料,各大公司展台上也没有较为完整的资料,这也造成中外媒体对本届车展的关注下降。例如英国《金融时报》往年都会有全面、系统的报道和分析,而今年“销声匿迹”了,国外的报道不全面,国内见到的报道更是主观想象的“堆砌”。迄今,我们未看到有关本届车展较为全面、系统的回顾与展望。
李:如果说现有的报道均不够解渴,那么能否谈谈你们的独到观点,综合评判一下今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从中我们又能窥探到什么呢?
吴:我个人认为,本届法兰克福车展的主题“革新与靓点”似乎有些牵强,换句话讲,既无“革新”,也无“靓点”。亮相的50多款新车型中,包括概念车,没有体现出全新科技和革命性的变化。国内媒体有报道说法兰克福车展上轿车体现出“一大一小”特点——往大排量、大车身的豪华型发展,同时小排量的普及型并存,其实更确切地讲是“大往小走”、“小向大发展”——大排量的豪华品牌,像本特利、宝马等“下行”至市场需要的“黄金段”——2.0升~2.8升,而中高档轿车的小型化逐渐成为市场新风标,像菲亚特新推出的两厢车就凸显小型化和中高档的高配置,这“大而小、小而大”的市场定位是全球汽车市场上“两极化”的新迹象。
法兰克福车展除了“两极化”特点之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全球汽车市场一改以往纵向发展,而进入横向消化吸收阶段。本届车展上没有在新技术、电子化等领域出现革命性的应用成果,甚至在整车造型上也没有什么“靓点”。本届车展上显示出的信息是几年来的高新技术成果正为汽车行业消化吸收,逐步走向实用化。这种横向模型正在影响着全球的汽车产业走向。
谢:法兰克福车展上还透露出一个新的趋向——网络经济理论中的个性定制等面向特殊群体的观念正在积极影响着传统的汽车产业。过去以追求规模化的平台战略为时髦,但现在大众、通用的生产观念、成本控制中正在发生新变化。为特殊消费群体量身定制、拓展平台的功能化,已满足个性化为经济指标、强化功能化。例如,菲亚特为残疾人开发专用轿车、宝马为年轻群体开发新产品的市场定位,都在悄然改变着细分市场,尽管存在着风险,但是这必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向。
李:中国马上就要入关了。从此次车展中能“嗅”到些什么吗?有没有对中国汽车市场产生重要影响的苗头?
吴:涉及加入WTO之后的中国汽车行业,我们应首先看到全球汽车集团6+3的大格局正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例如大众旗下的“西亚特”在本届法兰克福车展上全新推出的概念车引起轰动,这款车的亮相向受众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全球6+3大格局下的独立品牌形象的独立性,可能更适合消费者的个性要求。
过去我们讲依靠资本与技术的联合与大格局接轨,21世纪靠什么联合呢?我此番到捷克看到的斯柯达模式可以看出端倪——大众买断斯柯达实质之一就是斯柯达的开发潜力威胁到大众的整体开发战略,全球的汽车核心技术并不完全掌握在“6+3”体系中,更多体现在开发能力上。因此,有人认为中国汽车行业似乎应注重核心技术的开发能力,不仅对中国、对全球其他国家的汽车产业格局而言,核心技术的开发能力可能决定21世纪下一轮的大格局。
订汽车新闻短信把握汽车时代先机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