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上海国际汽车展昨天降下帷幕。主办单位的统计数据显示,车展期间参观人数近35万人次,为历届之最。尽管遇到梅雨季节,但不少市民冒雨参观,热情不减。
此次车展,众多国际汽车巨头的“缺席”同时成为媒体和市民谈论的热点,由此引发的展览大战更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面对中国即将加入WTO的新形势,处于“风口浪尖”的上海展览业该往何处?
大公司“缺席”:国际车展多了“平民味”
在本届汽车展上,人们无缘看到通用、福特、丰田等国际汽车巨头的展位。对此,主办单位并不回避。上海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辍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当然也希望这些大公司能参加,不过,事情总有正反两面,大公司的缺席另一方面为国内汽车厂商腾出了巨大的舞台,使本届车展凸现平民、亲民的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据悉,本届车展上,除了豪华车、概念车让人一饱眼福外,家用车和经济型轿车成为新的亮点。展览会现场,数十人争睹一辆轿车、市民详细打听车价和性能的场景随处可见;期间,有关部门还组织了百名车迷现场看车、购车,效果良好。除了整车之外,展览会特设的音响、轮胎、零配件专区也紧贴消费大众,零部件方面的成交额超过1亿元。此次车展是汽车价格放开后的第一次大型车展,其“平民化”的倾向受到了不少市民的欢迎。
车展“撞车”:展览业须走自强之路
车展圆满划上句号,但其引发的展览大战却烽火正起。国际汽车巨头为何缺席?原因之一是因为车展“撞车”了———上海车展前,某国际著名展览商宣布今年12月要在浦东新建的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国际汽车展,导致不少大公司集体撤退。
近年来,上海展览业日益红火,会展经济也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展览题材“撞车”的现象时有发生,品牌展览难觅。据悉,上海目前每年要举行200多场展览,其中热门的汽车展、房地产展、建材展、通讯展每年要举办好几次,造成展览资源分散,更难以做出品牌。对参展商和观众而言,也陷入难以选择的境地。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进程,国外的展览公司开始进入上海市场,本市展览业也将振荡、调整,形成新的格局,一场展览大战一触即发。有关人士指出,展览资源总体而言是有限的,本市展览业目前各自为政、小而分散的局面亟待改善。要做大展览这块“蛋糕”,本市展览企业还须走联合之路、自强之路,建立行业协会加强自律和协调,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树立起上海展览业的品牌产品和拳头产品。(薛慧卿)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订手机短信顶级新闻重大时事世界焦点早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