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行业的价格竞争已经不可避免时,人们的思绪一定会向纵深处探问:轿车价格竞争会引发汽车产业的重组热吗?
我们的判断是肯定的。
国家放开国产轿车价格的目的无非是两个:从促进消费的角度讲,是希望通过价格竞
争,降低轿车价格,使轿车更快地走进家庭;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讲,是希望通过价格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加快汽车工业的结构调整,以应对加入W TO后所面临的严峻局面。从根本上说,中国汽车工业只有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才能真正迎接轿车消费高潮的到来。
有人说,价格竞争是低层次的竞争,价格竞争只能使中国汽车工业如同彩电行业一样死路一条。而我们要说,只有通过这种竞争,历经几十年依然处于“幼稚”状态的中国汽车工业在技术、工业、规模、质量、车型等方面,才能实现新的跨越。彩电行业连年的价格战,虽然打低了利润,但中国彩电工业技术跟上了世界步伐,新品新款迭出,质量水平与洋品不相上下,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你能说彩电业走入了穷途?长期躺在国家襁褓中长不大的汽车产业,不正是缺乏这种真刀真枪的打拼吗?
现在,国家终于放手了,价格竞争局面也初步出现了。可以想象,通过价格竞争,一部分规模小、技术力量差、成本居高不下的企业可能被打败而淘汰出局,或者投身优势企业旗下,由此,中国汽车业将最终形成若干家生产规模较大、技术开发能力较强、产品系列化、分工协作合理的大型企业集团。
纵览世界汽车产业的风云变幻,我们不难发现,重组、联合是其最重要的特征。目前,国际汽车工业已暂时形成了“6+3”的格局。“6”是指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大众、丰田、雷诺.日产,“3”指本田、宝马、标致.雪铁龙。但是,我们却忧心忡忡地看到,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汽车工业最分散的国家。目前,我国有汽车整车生产企业120多家,超过美、日、欧洲汽车企业数量的总和,而中国年产万辆以上的汽车企业只有12家,汽车总产量仅160万辆,不过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1/10,更遑论数以千计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了。
中国汽车产业的重组已初露端倪。
在这方面,上海汽车集团显得风头十足。继前年与美国通用在浦东组建上海通用后,今年初上汽将安徽奇瑞收归旗下,并与微型车行业的重量级选手广西五菱联姻,目前,它与生产英格尔、优尼特轿车的南京跃进集团正紧锣密鼓地展开重组计划,并意味深长地向地处西南、处境维艰的贵州“云雀”伸去援助之手。
而今年5月份,德国大众与一汽、上汽首次建立合资公司(大众汽车上海变速箱有限责任公司),也引发人们这样的猜度:这是不是德国大众要把在中国的两个合资企业合并在一起的前奏呢?
还有消息说,一汽、二汽的中型部分正酝酿联合。
无疑,价格竞争将使中国汽车业的这种“合纵连横”的重组进程得以加速。
应该承认,价格竞争乃中国汽车业重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必须看到,中国汽车业的结构调整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像很多行业一样,中国汽车业同样存在着“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社会文化心理作怪,相当多的汽车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弊病,社会垂直分工协作体系很不发达。而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使这种不合理的格局得以强化,整个汽车产业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缺乏必要的宏观调控与协调。现在,不同地方的汽车厂从外国同一汽车公司引进同一类型的汽车车型和生产设备的例子不在少数,使得本来需要高强度投资的中国汽车工业力量更加分散。这与当年彩电、冰箱重复引进的局面何其相似,类似中国汽车工业合资过程中的问题实在应该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世界汽车工业的竞争已进入了国家与国家竞争的阶段,处于“幼稚”状态的中国汽车产业若不能以整体的面目出现在世界舞台上,那将是不堪一击的。这样的认识想必在业内已有共识。所以,在国家计委放开价格后不到一个月,国家经贸委主任李荣融即在媒体公开表示:为积极应对入世挑战,国家有关部门将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汽车工业的竞争、重组和技术创新。
可以预见,面对近在眼前的入世局面,面对跨国汽车巨头的纷纷到来,在鼓励价格竞争和随后即将出台的相关政策的共同作用下,中国汽车产业将加快重组的步伐。(谭俞雄)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订手机短信顶级新闻重大时事世界焦点早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