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评论>正文

矫情的人类让自动驾驶情何以堪

http://auto.sina.com.cn  2014年05月05日 08:51  车云网  本一 字号:

  如果未来人类能够接受人工智能来掌控方向盘的话,当这些反应比人类快、能力比人类高的智能系统代替了驾驶员的角色,自动驾驶的汽车可能需要多一些自制。而这种“拟人化驾驶”的技术使得电脑控制的汽车与那些被替代的驾驶员们拥有同样的性格特点,甚至有可能变成和汽车主人有着相同驾驶风格的“双胞胎”。

  汽车?主人?傻傻分得清楚

  试想,也许当汽车的自动驾驶智能系统变得像恐怖谷理论描述的那样,比真正的汽车主人更真实时,恐怕人们对这种人工智能技术的不适感反而会飙升。

  同样,当汽车自己包圆了驾驶的角色,车上的乘客同样会产生如上所述的不适感。因为开得太好,效率太高,甚至完全是机械化的标准程式,反而加大了人类对自身大脑和电脑差异化的认知。最后,能够自动驾驶的汽车不仅不会因为有着比人类出色的掌控技术而得到信赖,人类本身会对这种技术愈发地紧张和厌恶。

  为了弄明白其中的端由,诺基亚负责自动驾驶技术的HERE团队已经采集了上千名驾驶员的行车数据,汇总了他们各自在面对同样的路况时所采取的不同处理方式。

  打比方说,当司机看到高速公路出现匝道的标识牌时,标志牌提示过往车辆将速度限制在40mph以下,HERE团队根据司机踩刹车的快慢将这些驾驶员们分成了三类:风风火火型,普通类和谨慎派。

  然而特别有趣的是,HERE团队发现这三组驾驶员无论他们在接近匝道时是小心翼翼还是大大咧咧的,在驶入匝道之后,他们仍在减速。因此,该团队的推论如下:不管道路的合法限速值是多少,持续的减速会让人类的驾驶员感到安心一些。

  然而从理论上来看,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并不需要做出相应的克制。它可以直线减速到要求的限速值,然后以规定的速度完成剩余的路程,不过车里的人觉得安不安全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忽略了乘车人的感受,这种自动驾驶的方式只会让大家的胃遭不少罪,而模拟车主的驾车方式虽然可能效率不高,但对乘客来说会相对熟悉一些。

  模仿≠抄袭,做个有个性的自动驾驶系统

  当然,这并不是要求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去完全模仿车主的行车习惯。根据HERE 的初步设想来看,这辆汽车应该能够主动学习车主的驾驶风格,并随之形成某种个性化的特质,这样对驾驶员来说可能是一种比较容易接受的自动驾驶方式。

  在刚开始拥有这辆汽车的时候,车主就可以用实际操作代替指令教会智能系统自己的驾车风格。比如说在转弯的什么地方踩刹车最舒服,进入匝道之后多会儿该加速,甚至还可以告诉汽车的智能系统自己喜欢和前后车保持多宽的距离。

  这之后,汽车本身已经充分了解了你的行车风格。当按下仪表板上的“自动驾驶模式”按钮时,就好像有一个虚拟的“你”握着方向盘一样,但这个“你”永远都不会感到疲倦,也没啥暴脾气。

  不过,不管是自己开车还是赶着去约会,这些情况都和车里还坐着孩子是完全不同的。HERE的Redzic表示,未来很有可能,自动驾驶汽车可以拥有多种个性,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具体的选择。

  所以,可能会有这样一个“安全模式”,在此模式下汽车会开得更加谨慎保守;但如果选择了“激进”模式,汽车会主动缩短与其他车辆之间的距离,在变换车道以及超车时更加积极主动,同时加速更快更猛。而介于这两种模式,还可能存在“上班迟到”,“巡航”以及“禁止快速移动”的选择。

  因此,无人驾驶技术根本无法做到一刀切,形成统一的标准和模式,但大家对无人驾驶汽车的态度在未来可能会逐渐改观,慢慢也会习惯“虚拟司机”的存在。作为从驾驶员慢慢变成乘客的你,在把汽车的掌控权交给智能系统的过程中,你会越来越信任它,而至于一些不合你意的习惯,也就无关紧要了。

  尽管有外界担心大量推广自动驾驶技术可能会造成前所未有的安全隐患,但未来五年内自动驾驶技术可能会高度发展起来。不过,现在针对无人驾驶汽车相关法律规范的制定远远落后于科技的发展速度:撞车事故发生后,或者在某次无法避免的交通事故中,如果自动驾驶汽车选择保护车上的乘客但造成了行人伤亡,亦或是出现了相反的状况,那谁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呢?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编辑:)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