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中国电影票房冠军被《泰囧》拿下,而冯小刚十年磨一剑的《一九四二》折戟沉沙。不是国人不够深刻,而是大过年的,谁都想乐一乐,何况如今太平盛世。
不管今年的冯氏喜剧《私人订制》口碑和票房出现多么大的偏差,“小钢炮”回归到贺岁片本身,就是对市场和消费者的重新审视。而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虽然有消费儿童的争议,但也让这档舶来的节目火遍大江南北。
是的。吃一堑,长一智。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每年底的汽车大奖评选,更像是年底汽车企业和媒体的一场岁末贺岁片——大家似乎都图着一个乐子,至于“影片”的质量、评测标准的权威,似乎并不是最重要的。
总的来看,无论是好车型还是好电影、好电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产品好,代表群众的呼声。
尽管口碑好坏参半,但据不完全统计,《私人订制》上映4天票房飙至3.2亿,轻松刷新华语电影4天票房最高纪录,以及华语电影最快破3亿纪录。这不,华谊股票在跌停后又强势反弹了。
可见,口碑这东西,并不掌握在一部分强势的机构手中,而是掌握在普通老百姓的手中。汽车市场同样如此。就拿每年一度、琳琅满目的各类汽车大奖来说,如果只是一场自娱自乐的评选,那么充其量能够忽悠一部分车企和消费者。但对于庞大的汽车市场来说,真正让老百姓能够掏出腰包为新车埋单的只能是他们自己积攒的口碑。
所以,虽然2013新快报汽车测评大奖当选的各细分奖项车型中,各个都是实至名归,但要知道,这背后有新快报汽车测评中心长达十多年的选车历史,同时最关键的是,这些是和数千名车主进行深入调查后得出的结果。
有瓶装水广告说: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诚然,我们不生产大奖,我们只是好车的搬运工——通过深入调查,把群众觉得好的车型选出来给大家自行判断。中国车市不同于美国车市,也不同于欧洲车市,中国车市有中国国情的竞争套路,但不可否认的是,没有好的产品、没有创新、没有口碑,中国消费者不会傻到随便掏钱买账。
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登上测评大奖的领奖台,这个企业、这款车型已经基本满足了这三大条件。
在票房决定一切的中国汽车市场,好产品还需要好品牌。我们虽然不必因为《私人订制》的票房成功就要向冯小刚致敬,但也要从中学习“小钢炮”是如何回归市场、如何抓住消费者的真实需求的。
市场就是市场,不会因为几个水军就能把水搅浑。电影最终要靠票房取胜,车市最终要靠销量取胜。总之,老百姓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