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特约评论员 孙晓红)在经过两年的摇号买车之后,北京的交通一点儿也没有缓解,反倒更成了一锅粥了。于是,新一轮政策马上出台,一是摇号总量减半,一年只有12万辆增量;二是单双号出行。哎,看来以后在北京要出行可真是越来越难,总有一天成为奢望了。因为,相对于奥运会时单双号的路通行畅,如今的汽车保有量就算单双号出行,也一定好不到哪里去。何况摇号也有一年十二万的增量,一年年下去,会如何?且不说,在北京的人买了外地牌照车,在北京照跑不误,还无法统计总量。
有关部门就只会这样处理交通?也未免太小儿科,太弱智了吧。可是看看那些千万人中选出的公务员,按照一般常理推断,他们一定不会在智力上如此欠缺。这里面一定有别的更重要的原因。
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无非利往。存在即为合理,现存的一切,都是各种因素搏弈后的一种平衡。所以,不要只看交通这样一件事,要从各种相关因素上找找原因:各主管部门处于权力利益的中心,只能中庸妥协,久而久之,就是一幅慵懒、无所作为的面孔。得过且过,不待过又如何,没准谁也无法改变这一切,一己之力太微薄了。蚍蜉撼树。
所以才会出这样的昏政。堵了?车多了呗,生硬地一刀切,摇号,限行;还堵?哟,还是车多了,那就单双号吧,你看一下子路上跑的减掉近一半,肯定要好多了。根本不顾这些办法公平不公平,甚至对现在法律也没有足够的尊重,更是想当然地以为这样就是釜底抽薪之计了,对于摇号限行后还那么糟糕的交通状况没有一点儿预料,而且也似乎并不在乎:摇号,其实这些制定政策者早有自己的车了,有的甚至不止一辆;限行,就算单双号,两辆车分个单双很简单;提高停车费?更是开玩笑,买得起马配不起鞍?几十万元的汽车拥有者,会在乎你一小时几元的停车费涨了没有?
更不说那些公车使用者对于公车无节制的使用。
其实很明白,交通越来越差,买车用车越来越难,对于特权阶层以及“先富起来的人们”,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凡是对于这些限购限行怨声载道的人,往往就是一般工薪阶层而已。在政策制定上,这些普罗大众并没有什么权力和影响力。所以,这些看起来非常脑残的政策屡有出台,人们啧有烦言,却并不能影响下一次出台的不是一个更脑残的政策。
嗯,世上所有的事,皆为利益。那么,交通的糟糕程度达到了影响所有人的情况下,比如说,就算你单双号,就算你不准北京城新增汽车,依然寸步难行的情况下,这些问题就到了该解决的时候了。如今离这一步,其实已经不远了。
当问题坏到不可忍受不可挽回的情况下,各方矛盾不可调和的局势下,就到了一个突破性变革的准确时刻了。
我们来设想一下,未来几年的交通情况:
首先,北京一年还会新增12万辆新车,至于外地牌照,至少也有每年几万的增量(如果去交管处查查外地进京证,就该有一个大致准确的数量了)。今年实行单双号之后,路况会好一些,如此,就会有更多的“外地车辆进京公干”了,不出五年,北京新增车辆会达到100万辆,再有几年,路上跑的车辆就会达到单双号实施之前的水平。那么,再怎么办?
次之,油费暂时看不出有下降的可能,停车费不用说也在增长;还有什么拥堵费、排污费,不一而足,也就是说,用车的成本在不停地上升,便利程度却越来越差:就算你交齐了一切费用,花了巨大的成本养了车,你却有一半时间无车可用,还得靠出租和公交。而那时,公交网肯定比现在还要发达,无论地铁还是公共汽车,但是,拥挤程度以及不舒服的程度不会比现在好,因为似乎网络的增长总是跟不上人需求的增进。
再者,出租车方面,一次次调查的趋势,都是明白无误的涨价,的出租的成本一直在上升,但是,得到的服务和效果却每况愈下,这其中有出租车司机以及管理者的问题,更多的却是交通太拥挤导致的出租车堵在路上跑不起来所造成的误时误事。按说顾客付了费,得到的服务应该有保障,至少有与付费的价值相当,但现在实际情况是,付得越多,越慢,越误事,因为堵,因为停止不前的时间成本,都成了计价器上跳动的字符,要乘客买单的。这还不算,每逢下雨下雪,或者要去太远没有返程顾客的地段,或者去太近的地段,骄傲的的士理都不理你,任你急死,人家还在心里笑你。当然这一条跟被拒的乘客不主动维权投诉也有很大关系(据我所知,对于拒载,出租车主管部门的处罚相当了得,一次核实,罚款,停运,两次核实,吊消执照)。但是,按照得益原则,出租车之所以拒载,那是因为相对于不拒载有着更好的收益。为什么出租费一再涨价,而乘客却得不到相应的服务与保障?这些钱到底最后流向了哪里?可否公示一下,大家商量一个解决办法?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生意,就有运作。比如说现在的定制公交就非常不错。定制公交可能价格贵一些,但是必然会比私车出行费用要低得不是一个重量级,而且比较守时,干净和舒适程度更与地铁和公交无法相比。估计会有更多的定制公交出现。一辆能装50人的大巴,跟50辆小汽车比起来,谁更有利于交通,不言自明。
其实地铁也不妨采取这种定制办法。依现在的管理系统软硬件程度,开通定制地铁不成问题。有点像现在的直快特快火车,路权优先,当然价格可以高些,甚至可以用来弥补全城地铁2元通票的损失。
虽然中国并没有得到彻底的公平公正,但是,似乎特权阶层觉得,除了自己之外,所有的老百姓是可以一通笼地“公平”撮堆的。其实不过就是用点心思,更好地筹划,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软硬件而已。
所以,在交通一天天更加不可忍受地变坏的情况下,不妨改变一下思路,运用更为科学合理的办法,也许远胜过一切的抱怨和一刀切。
在如今信息时代,不少国家对于交通以及空气污染等现代问题,都在采用大数据的办法。可是我们国家似乎无动于衷。如果说到数据,没有几个国家能比中国政府拥有的更多更全面,大数据的特点是不关注因果,只找出相当因素;不止可以利用一次,甚至可以利用无数次,用于无数次不同的目的和行为。遍布全城的电子眼、交通信号灯、无数的GPS、还有乌泱泱人流无时无地不在发出的微博微信短信,都是大数据,只要处理及时,处理得当,我相信现在的许多拥堵都会消失 。无论纽约,伦敦还是东京,其车辆保有量不比北京少,可是人家却并没有堵成这样。
只是,这里面看起来没有什么利益可以让相关人得到,所以,一直还看不到动静。这一世看起来都是个越拧越死的死扣。管理者不作为,运营者懒于改变,拥有私车者不肯也不舍弃车用公交……路是越来越难走,交通是越来越差劲。
但是,不远的那一天,全城拥堵,特权车也无法动窝的时候,大数据以及相应的各种舒缓交通的办法,就会一下子到来了。现在各种办法都初露苗头,之所以没有实施,是各种矛盾还没有集中到需要大洗牌的时候。最黑暗的时候,也就是黎明要来的时候了。(点击查看博客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