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加价对于车企、经销商而言,可谓莫大的荣耀。
加价,在中国车市并非新鲜事儿。由于供需关系的失衡,不少追逐热销产品的消费者,只能通过加价来达成“尝鲜”的心愿。从十几万元的小型车到上百万元的豪华车,加价之风一直屡禁不止。加价原因,一方面是车企、经销商联合导演的紧张局势,形成市场哄抢效应;另一方面,中国消费者对爱车“忠贞不渝”,甘愿为此等上一年半载。
汽车加价对于车企、经销商而言,可谓莫大的荣耀。在车市“降”声一片的背景下,加价卖车,那绝对是产品实力和品牌魅力的体现。加上中国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畸形消费心理,令车企、经销商轻而易举实现了名利双收。所以,加价被更多车企和经销商解读为品牌力的提升。当一个品牌出现了一两款加价车,经销商就基本不用担心销量问题。随着加价车的关注率急剧上升,直接会带动展厅人流量的增加,促进更多非加价车的销售。
对于加价车型、品牌,如果仅在汽车零售角度前后对比的话,有许多地方是值得回味和深思的。2004-2005年,国内汽车品牌已经开始丰富,当车市遭遇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不少车企纷纷跟进降价来减压。当时,作为主流消费的中高级轿车市场,只有日系车拥有足够的勇气进行加价。2008-2009年,车市增长跌落到低谷,车市普遍受挫,汽车销售亏损严重,唯有SUV市场一枝独红,凭借CR-V成功的东风本田,成为经销商眼中的“香馍馍”,成功拉动东本经销商的销量和利润,被誉为“唯一赢利的经销商品牌”。2011-2012年,以技术营销成功捕获消费者的大众,也形成了一股车市新势力,在车市中强势崛起,多款车型成功上演了加价潮。
过往的经历可以了解到,消费市场对车型、品牌的关注度发生着变化:一段时间可能青睐的是日系车的均衡、优美和可靠;一段时间可能关注的是欧美车的驾驭、稳重和技术;一段时间享受的是轿车的舒适、豪华和速度;一段时间又沉迷于SUV的率真、开阔和不羁。中国市场有着它的独特性,有经销商将其总结为“风水轮流转”。日系车经历了多年好日子后,德系车接着火了起来;当德系车备受技术质疑时,美系车凭借车载技术的应用,好戏连连。无论是在旺势还是颓势,加价从未停息。
消费者反感加价,但往往情不由衷。据说,针对某款车连续多年的加价行为,网友们还发起了反价格联盟,政府之前也曾出台过《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严惩经销商的加价行为。但实际情况却是,加价之风越演越烈,“明涨”改成了“暗涨”。市场经济下,商品价格由供需关系所决定,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当汽车企业公布了指导价后,经销商不按指导价执行,反而制造紧张氛围,逼迫消费者加价提车的现象令人不齿。
此外,还有渠道管理较为松散的进口车经销商,由于网络分布稀疏,市场上也一直存在“一言堂”现象,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经销商不仅肆意更改厂家指导价,而且还毫无底线地以加价幅度高低来决定提车顺序。记者曾私底下从某经销商处打听到,除了厂家返利、加价利润外,经销商还可以从手续费、关税汇率等方面获得好处。总之,进口车加价被看成了行业潜规则。原因是三方面,一是,高额的各种税费成本的转嫁;二是,大多数经销商目前将库存销售转变成订单销售,订车后较长的等车时间给经销商带来溢价的商机;三是,松散的渠道管理,车企对经销商自定义的“区域价”视而不见。
如何告别加价时代?在中国车市产品极其丰富的情况下,消费者要克服“从一而终”的购车心态,选择三款以上的备选车型,最后以性价比为选择标准。另外,政府机构应充分扮演好市场监管者的角色,出台法规并非仅为达到隔山震虎的效果,更应该本着肃清市场、维护公平的原则,对存有侥幸心理的商家严惩不贷,扼杀歪风邪气。当然,作为车企也应该自觉管理好经销商团队,切莫贪图一时便宜而自灭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