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姆斯马车”矛与盾
新浪汽车 黄春棉
它是上帝的宠儿,意念中的万向和谐。
“霍姆斯马车”堪称世上最理想的设计。在奥立佛霍姆斯的描述中,它的所有部件的选材都能相互匹配,做到恰到好处。一直当马车使用大限来临之际,它的轮子正常的转过最末一圈之后,车轮、车辕、底盘、弹簧、车轴……一下子全都同时崩坏。
从工业设计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产品是最具经济效应和时间效能,无需更换与维修,成千上万的零部件同时寿终正寝,完成“生命”周期的完美谢幕。
或许这样的宠儿只能停留在想象里,汽车文明的快速发展,搅扰了“霍姆斯马车”意念中的均衡。一方面寄望于工业时代的成果恒久保质,一方面在材料损耗中恣意打破均衡——汽车文明的矛与盾,才是生活。
后市场捍卫工业文明尊严
19世纪英国伦敦的街头,裹挟着蒸汽机车与传统马车,并行不悖而又沿袭传统,难怪最初的蒸汽机车轴距与马车同源。马车出于工匠之手,因家庭手工作坊的兴盛,而出现了品牌标志。
大规模的售后维修与美国汽车工业的崛起相连,流水线、标准化,让配件和服务成为可能,更成为考验品质稳定性的标准。即便没能诞生理想的“霍姆斯马车”,也会在后市场的支持下,维持着工业成果的尊严。
随着竞争的不断深入,“买车=买服务”,或者说“汽车是靠服务卖出去的”,己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共识。只有开展良好的售后服务,厂家和消费者才能在这个层面上获得“双赢”。
同类产品功能特性差异日益缩小的局势下,企业不得不将以生产和销售为中心的市场战略,逐步转为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市场战略。售后服务是客户服务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为公司赢得信誉的关键环节。
此外,企业的信誉积累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售后服务,无论是站在消费者角度,还是处在生产企业的位置,售后服务都是很重要的。因此,重视售后服务,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对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种种事实表明,售后服务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笔者查到的资料:美国的汽车售后服务业是以“柠檬法”为主要保障,以连锁经营为主要经营模式。专业连锁维修店是美国人为驾车维护的首选,许多人把它形象地比作汽车售后服务行业中的“麦当劳”。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美国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第一汽车大国,除了一些大规模的汽车制造公司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巨大贡献外,汽车连锁业的逐渐完善可谓功不可没。
在日本,汽车的修换退方面,政府没有政策上的规定,对汽车售后的修换是企业根据市场竞争决定的。但经过一段时期的市场调整、磨合,现在各企业都不约而同地制定了大致相同的修换规定。并以尽显人性化的服务来赢得市场份额。
与以上都不同的是,欧洲没有类似美国的针对汽车产品的法案,但保障完善是欧洲汽车售后服务业的重要特点。销售者必须向消费者提供符合销售合同的商品,其强制的最短的质量担保期是两年,但销售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予延长担保期。若提供的产品不符合销售商允诺或消费者合理期望的特性,则意味着销售商没有履行其合同,则需承担更换、修理、降价处理或补偿消费者损失的责任。
大国崛起与软实力
谈到中国汽车的售后市场,是一个大的泛概念,是指“汽车在售出之后维修和保养所使用的零配件和服务”,其涉及的企业主要包括汽车零配件的制造商、汽车零配件的销售商和汽车修理服务商三大类。
“谁将拥有更多的消费者,谁就是胜者”。这是当今汽车商家和厂家的豪言壮语。竞争,充斥着汽车市场的每一天、每一刻。有业内人士预言:随着汽车消费竞争日趋白热化和消费者的不断成熟,汽车售后服务战最终会取代价格战,风起云涌的售后服务大战还在后头。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些中高级轿车合资企业,直接引进了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品牌专营的区域代理制度,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推行品牌专卖的营销理念,全面整顿原来的汽车销售代理商,将其改造为“特许经营商”、“品牌专卖店”,强化这些网点集整车销售、维修服务、配件供应和信息反馈“四位一体”的整体服务职能。由此,我国在汽车的销售和售后服务领域,基本建立起厂商主导、整体规划、控制发展、层次直接、功能齐全、责任明确、服务规范的汽车销售服务体系,对汽车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积蓄了一定的基础。
前几年影响较大的“三菱帕杰罗”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也就是从那以后,“汽车召回”制度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最终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共同制订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并于2004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而国外关于汽车召回的制度早在近40年前就已出台。
今年即将实行的“汽车三包”,算是对汽车质量监管的再一次提升和延续,即便法规的细则仍让很多消费者不甚满意,但健全的进程可见一斑。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汽车售后服务体系发展程度还很慢。标准与法规体系不甚完善; 尚未形成规模经济与品牌优势;配件仿制品多,服务理念落后;收费价格高、专业水平低,成为较为凸显的四大症状。
曾经有如下案例值得管中窥豹:某合资品牌4S店更换机油和“三滤”要360元,而一家美国品牌的服务店用原厂“三滤”和同样的机油,还免费赠送一瓶汽车玻璃水,才要196元;
有车主要更换火花塞,到该车的4S店要200元,而快捷维修仅需100元。同样的东西为何两者的差价如此巨大?
如果将汽车空调的保险丝拔掉,使空调停止运转,设计成空调故障。其实,只要再装一个保险丝,空调又会正常工作。把这辆车开到“路边摊”,经过检查告诉你是感应器坏了,竟诈称是大毛病,开价2000元。
4S店维修贵,“路边摊”不放心,快捷连锁品牌维修不成熟。这样的售后服务体系,让很多车主只能笃信“找熟人,解决问题”。影响了规模化和规范化的服务进展。
蓝海呼唤服务品牌化
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在一个完全成熟的国际化的汽车市场,汽车销售利润约占整个汽车业利润的20%、零部件供应利润约占20%,而50%至60%的利润是在服务领域中产生的。以美国为例,美国汽车售后服务业年产值高达1400亿美元,汽车维修业的利润率达到47%因此,中国汽车售后服务业要发展,就必须有选择地借鉴国外的经验。
由于发达国家汽车市场的饱和,汽车后市场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利润增长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激烈的竞争自然不可避免。此时,完善的服务成了吸引顾客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要做到完善的服务,必须具备良好的软、硬件设施,也势必对企业的实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可能做到。
近年来,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车企,纷纷加大对售后服务的重视和投入,包括设立服务品牌,开展服务技能大赛,增加售后服务的数字化管理流程等。当然,其实将售后服务市场的概念扩大,还可以包括信息咨询、车辆维护,甚至金融保险等全方位的服务。因为其巨大的前期投入,决定了它的推行是全盘考量,而且回报也需要一个较长周期。
此外,最近较为活跃,也始发站比较快的售后服务项目——汽车美容,因为管理和用料都可以游离在主机厂之外,成为更加鱼目混珠的细分市场。其中,以假乱真,比比皆是,包括防爆隔热膜假、底盘防锈用漆、真皮座椅、打蜡、各种车内用油等,其以次充好的现象也是令人防不胜防。而且,纵观各地汽车美容市场,一些街头小店占了整个汽车美容业的绝大多数,相当一部分是“无营业执照、无专用设备、无技术人员”的三无店。
笔者在去年参加一次售后服务论坛上了解,根据暗访和问卷回访:服务态度问题、销售欺诈行为、服务收费不合理服、务承诺不兑现等问题较为突出。
用户的抱怨集纳如下:
如新车优惠缩水、节能补贴拖欠,提车日期拖延、生产日期与新车不符,维修交车慢、频繁返修、小故障不予处理,问题拖沓不回复等;
非常备件无库存、需要订货时的等待时间偏长,甚至无法做到一次到位、需要反复订货,严重影响了车辆使用;
4S店工时费偏高,甚至高于配件费用的情况也屡见不鲜。由于不甚了解,只能默默承受;
汽车企业官方网站发布的客服邮箱已停用,基本无法收信;二是拨打客服电话咨询车辆问题或反映4S店服务问题时,客服人员通常表示会向上级汇报,之后便不了了之,很少给车主电话反馈。
当然,中国的汽车售后服务业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也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4S品牌专卖店模式和连锁经营模式,促进汽车售后服务业的资本力量和投资商正逐步加入该行业,相关国家法规政策和促进发展措施也在逐步完善中。符合消费者呼吁的规范化、透明化的服务需求,
随着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和观念发生改变,由之前单纯追求品牌与质量向既追求品牌、质量,又追求良好的售后服务体验转变。汽车售后服务水平的高低,正成为影响汽车品牌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