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一汽通用轻型商用车有限公司修成正果。至此,中国商用车市场在出现中日合资、中欧合资之后,终于也出现了中美合资。乘用车领域的万国品牌乱战也开始在商用车领域点燃。与乘用车领域自主品牌的积弱不同,自主品牌在商用车领域占有绝对地位。
我们暂时不用担心在商用车领域出现外资品牌占据百分之七八十份额的情况,但仍需警醒。因为,商人对市场和利润的垄断性的追求,注定这个行当中是不能产生白求恩的。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绝不可能是为了 “毫不利己地帮助中国提升汽车工业”,只是为了占有市场,为了这个目的他们当然要最大限度地干掉对手。我不可能给了你技术最后你再和我抢市场,从这点上说,以市场换技术的说法先天就不成立。历史同样也说明了这个问题,桑塔纳走俏中国时上海牌消失、一位跨国车企的总裁离任时的话最能让人看清这一点:“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把红旗品牌灭掉。”在当时因为我们没有看到或者其他的原因没有重视,就导致了几大集团现今不得不转过头来费劲地重塑自主品牌。
如果说在有股权限制的汽车领域不是特别明显的话,日化行业最能看清这个事实。在外资进入中国前“南有家化、北有日化”,在外资日化大腕进入后,几乎并购了所有中国日化行业的一、二线品牌,在获得这些品牌的生产设备、市场和营销渠道后,这些品牌不是被雪藏就是消失,即便后来有些品牌被中国企业回购,但市场已不复当年,如今日化市场少有“中字旗”。这就是外资惯用的金钱战略,“暂时打不垮你我就收购你,并最终消灭你”。汽车业比日化业好点的是,政策对外资在合资企业中的股权比例有限制,不得超过50%。但如果有一天这个政策改变了呢,那时的汽车业会不会就是今天的日化业呢?
大家都说,一流企业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我们还没有实力制定标准,我们不想沦为他人的贴牌工厂,那么就一定要保有我们自己的品牌,即使合资后也要确保这个品牌的独立性和发展的延续性。商场没有白求恩,商用车企当以乘用车为鉴,自己的品牌不能丢。本报记者 江小红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