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正式推出“刀片电池”。 “刀片电池”拥有其他动力电池无法企及的安全性,并且兼具长寿命和长续航的特点。
![针刺实验从容过关 比亚迪“刀片电池”让自燃成为过去时](http://n.sinaimg.cn/auto/transform/271/w660h411/20200329/177d-irpunah2056471.jpg)
2020年3月29日,新浪汽车从比亚迪官方获悉,比亚迪正式推出“刀片电池”。 “刀片电池”拥有其他动力电池无法企及的安全性,并且兼具长寿命和长续航的特点。
“‘刀片电池’体现了比亚迪彻底终结新能源汽车安全痛点的决心,更有能力将引领全球动力电池技术路线重回正道,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这样说道。
![针刺实验从容过关 比亚迪“刀片电池”让自燃成为过去时](http://n.sinaimg.cn/auto/transform/267/w660h407/20200329/b77b-irpunah2057301.jpg)
王传福指出,比亚迪和别的品牌不同,比亚迪既做电池又做整车,在他看来,真正影响电动车发展的就是电动车的安全,“真正对电动车未来的健康发展产生颠覆性的就是安全,如果电动车不把安全做好的话,那电动车的健康发展可能就是一句空话。”
“针刺穿透测试”是行业内公认的对电池电芯安全性最为严苛的检测手段。这一测试要求用钢针将动力电池电芯刺穿,造成电芯内部的大面积短路。据了解,由于电池很难过“针刺穿透测试”这一关,因此该项测试并非是国家强制性标准。
然而为了保证电池的足够安全,比亚迪偏偏要向“针刺穿透测试”发起挑战,发布会期间,比亚迪播放了一段对比三种电池针刺实验的视频回应了之前网络上对于“刀片电池”安全性的质疑。
![针刺实验从容过关 比亚迪“刀片电池”让自燃成为过去时](http://n.sinaimg.cn/auto/transform/218/w660h358/20200329/c147-irpunah2057914.jpg)
在同样的测试条件下,三元锂电池在针刺瞬间出现剧烈的温度变化,表面温度迅速超过500℃,并发生极端的热失控——剧烈燃烧现象,电池表面的鸡蛋被炸飞;传统块状磷酸铁锂电池在被穿刺后无明火,有烟,表面温度达到了200℃~400℃,电池表面的鸡蛋被高温烤焦;比亚迪“刀片电池”在穿透后无明火,无烟,电池表面的温度仅有30-60℃左右,电池表面的鸡蛋无变化,仍处于可流动的液体状态。这一结果足以证明“刀片电池”彻底摆脱了传统动力电池可能会发生的“热失控”。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对比亚迪“刀片电池”的安全性给与高度认可,而之所以在针刺实验中脱颖而出,在欧阳明高看来,这得益于“刀片电池”的设计使得它在短路时产热少、散热快。
“针刺实验是一个非常苛刻的测试,不管别的国家或者别的地区有不同的一些标准,作为比亚迪内部评估来说,我们坚持用电动车电池里面最苛刻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电池,特别是‘刀片电池’,我们在开发之初就把安全的标准放在首位,特别把针刺的标准放在首位。”王传福这样说道。
据了解,比亚迪“刀片电池”通过结构创新,在成组时可以跳过“模组”,大幅提高了体积利用率,最终达成在同样的空间内装入更多电芯的设计目标。相较传统的有模组电池包,“刀片电池”的体积利用率提升了50%以上,续航里程已经达到了高能量三元锂电池的同等水平。
在大幅提升系统质量能量密度以及体积能量密度的同时,由于去掉了“模组”这一层中间结构,使得电池系统的复杂度大幅下降,由此也带来了更高的产品稳定性和更低的故障率。
王传福指出,在电动车替代燃油车过程中,电池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高安全,没有安全实际上就没有品牌;第二,长续航、长寿命,这一点是未来电池必须要遵循的;第三,电池要减少对一些稀有金属的依赖,要考虑改善环境和气侯变化。
![针刺实验从容过关 比亚迪“刀片电池”让自燃成为过去时](http://n.sinaimg.cn/auto/transform/151/w608h343/20200329/d565-irpunah2058641.jpg)
据了解,“刀片电池”将在比亚迪汉纯电车型搭载应用,其他车型暂无规划。比亚迪汉EV是“王朝家族”的旗舰级轿车,其综合工况下的续航里程达到605公里,百公里加速3.9秒,新车预计在今年6月正式上市。
“‘刀片电池’已经进入量产阶段,几乎你能想到的所有汽车品牌,都在和我们探讨基于刀片电池技术的合作方案。” 比亚迪集团副总裁兼弗迪电池董事长何龙这样说道,可见“刀片电池”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可。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http://www.sinaimg.cn/qc/2017/1107/auto_qr01.png)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