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裁员潮下,谁家补偿更厚道?

车企裁员潮下,谁家补偿更厚道?
2024-06-19 09:19:01 盖世汽车Gasgoo

  随着车市马太效应越发显著,叠加极致内卷、价格战趋于常态化,部分车企受到冲击,面临盈利锐减、销量持续下滑的困境。为降低运营成本、缩减开支,部分车企减少产能、缩减人员。此举是能在短时间见效的控本手段。

  而裁减人员就涉及到裁员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企业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也就是,“N+1”补偿标准是合乎法规的。但也有企业裁员补偿标准更为严苛或者更为优厚。

  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有超过13家品牌展开裁员计划。各品牌裁员的原因、规模、赔偿标准有何异同?谁提供的赔偿方案更为优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对比下。

车企裁员潮下,谁家补偿更厚道?

  广汽本田“N+2+1.8”补偿方案

  裁员规模:约1700人

  裁员进展:5月-8月,老员工争相报名

  涉及岗位:主要为一线员工

  日前,广汽本田被传出将裁员1700人,占公司总员工的14%。近两日,广汽本田裁员的赔偿方案出炉,为离职员工提供“N+2+1.8”的补偿方案,其中“N+2”是标准赔偿,即工作年限加上两个月薪资,而额外的1.8个月是作为奖金发放。裁员时间从5月到8月。

  本次裁员主要涉及到一线员工。有消息称,由于赔偿优厚,广汽本田部分老员工争相报名,“抢被裁名额”。一众车企中,广汽本田一线员工的薪资待遇排在前列,可达到月薪2.5万-3万元。如果有员工在广汽本田工作超20年,那么到手的赔偿可高达大几十万。

  有许多老员工想趁此机会直接退休。

  裁员原因:销量下滑,产能利用率下降

  广汽本田裁员是因销量近三年连续下滑,导致产能利用率下滑。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广汽本田累计销量降幅从3.17%扩大至13.66%。今年,广汽本田情况没有好转,到5月销量已降至3万辆左右,同比暴跌41%,同时,在新能源领域销量起色不大,正处于转型阵痛期。

  在这样的情况下,广汽本田开始缩减产能和人员规模。

  特斯拉上海工厂:“N+3”补偿方案

  裁员规模:2000人以上

  裁员进展:4月

  涉及岗位:一线员工、销售等部门

  三四月,特斯拉计划全球裁员10%。具体到中国上海工厂,特斯拉拥有2万人员工,意味着将裁员2000人以上。

  起初,特斯拉上海工厂计划赔偿“N+1”。但CEO埃隆·马斯克公开发言,“在我们重组特斯拉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些遣散费低得不合理。”在这之后,特斯拉中国的裁员标准提升至“N+3”,优于大部分车企。

  特斯拉上海工厂被裁员工表示,离职手续办得快,补偿到账效率高。

  裁员原因:销量增速放缓,为削减成本提高生产率。

  今年一季度,特斯拉交付量同比下降8.5%至38.68万辆,为近四年来首次下滑,低于市场的43万辆预期。同时汽车销售业务毛利率进一步下降至15.57%。为稳定盈利和毛利率等主要指标,特斯拉开启全球裁员。

  阿维塔:“N+1.5”赔偿方案

  裁员原因:销售模式转变

  裁员进展:5月

  阿维塔由直营模式转变为经销商模式,今年5月底渠道调整进入尾声。对于直营体系下员工,阿维塔提供的处理方案是,离职员工赔偿“N+1.5”,转入经销商体系的员工赔偿“N+1”。

  渠道调整目的:渠道下沉,扩大销量

  广汽丰田:“N+3”赔偿方案

  裁员规模:1000人+

  裁员进展:去年7月

  去年7月,广汽丰田终止与劳务派遣公司的协议,解除与“1000人+”劳务派遣员工合同。赔偿方案是“经济补偿金+代通知金+感谢金+预发奖金+额外支付7月22-31日工资”,相当于“N+3”水平。

  裁员原因:销量下滑,产能利用率降低。去年,广汽丰田销量为90万辆,同比下滑7.3%。今年来销量进一步下滑,前5月累计销量为26.6万辆,同比下降27.3%。随着比亚迪将B级新能源车价格下探至10万元,广汽丰田等合资品牌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蔚来:“N+3”赔偿方案

  裁员规模:10%

  裁员进展:去年11月

  彼时,蔚来汽车CEO李斌发布裁员10%全员信。部分被裁员工表示,拿到了“N+3”赔偿,合计几十万元。还有员工为保住工作,贷款大几十万元购买了两台蔚来汽车,每月需还车贷万元。

  裁员原因:业务调整,精简岗位,提高效率。关键还是市场竞争激烈,蔚来销量增长不达预期,裁减人员可减少开支。

  其他车企:“N+1”赔偿方案

  裁员规模:700~6000人

  裁员进展:

  一汽大众佛山工厂5月优化700多名劳动合同期满员工,除提供“N+1”常规补偿外,还发放专项福利、绩效奖金等额外补偿。

  上汽通用被传出裁员30%,目前尚不确定赔偿方案。由于产销量持续下滑,上汽通用产能利用率已经降至53%,今年大概率将跌破50%。面对如此困境,为降低成本,有消息称上汽通用计划裁员。

  另外,大众中国高管日前签署了名为“KI 10(KEY initiative)绩效项目”,计划在未来3年实现人员降本20%。尽管该项目重点是提升效率,不等于裁员,但势必会涉及到人员变动。“KI 10”项目覆盖大众中国、奥迪中国和CARIAD等企业,不涉及一汽大众、上汽大众等合资品牌。

  由于发展不顺,有消息称飞凡汽车计划裁员70%,其中高阶智驾团队或整体被裁。即使本轮没有被裁的员工,也将面临降薪。飞凡汽车的回应没有否认相关消息,表示在确保独立运营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轻资产战略。

  另一品牌理想裁减人数规模高达5600人,整体优化比例超过18%,涉及销售服务运营、招聘和智能驾驶等多个部门。

  高合汽车年初停工停产期间,向离职员工发布了协商解除方案,涉及经济补偿金、代通知金以及未结薪资三类款项。此外,高合汽车还将支付代通知金,在规定时间内解除劳动合同的(2024年2月29日——2024年3月1日晚8点整),在经济补偿金的基础上,将另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裁员原因:相同原因是销量下滑或者是增速不达预期,导致员工出现富余,但具体原因也略有不同。比如理想,因今年目标是80万辆,年初对实现目标极为自信,因此配备了相应的团队规模。未想一季度市场表现不达预期,理想调整组织架构,为提升经营效率,展开大规模裁员。

  小结:整体来看,合资品牌的裁员赔偿要更为厚道,而中国品牌普遍是“N+1”常规赔偿方案。而随着市场竞争越发激烈,资源越发向头部新能源品牌集中,以油车为主的合资品牌削减成本或还将继续。

  (本文来自于盖世汽车Gasgoo)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