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邮件 搜索 新闻 短信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车行天下 > 汽车新闻 > 正文
中国终于打开WTO的大门--十五载车市沧桑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11月14日 13:45 新浪汽车

  11月10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历了十五年漫漫长途,中国终于打开了WTO的大门。

  十五年来,中国的汽车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86年,当中国正式申请"复关"时,那一年的汽车产量37万辆,其中轿车不过1万多辆。到今年年底,预计汽车产量将超过235万辆,轿车产量将超过70万辆。更根本的变化是从计划经
济转变为市场经济。

  十五年前,中国汽车市场处于严重的供不应求,汽车简直卖疯了,只要四个轮子能转就有人要,国内汽车工业苦于生产能力不足,原材料供应紧缺,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而到了90年代中期,汽车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汽车生产能力出现过剩。

  十五年前,中国汽车工业是国有企业的一统天下,当时国内只有三家整车合资企业。到了今天,从资产构成看,国有企业在汽车工业中的比重下降到53.15%,外商合资企业占到25.42%;从汽车工业产值构成看,国有企业占54.18%,外资企业占37.97%;从利润总额、所得税、增值税这三项指标所占比重看,国有企业分别为10.20%、24.26%、33.14,而外资企业分别占82.55%、54.15%、49.92%。应该说合资企业已经在汽车工业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不是"纯粹"中国的,而是由国内外的汽车工业联合组成的。

  十五年前,研究"复关"的主题是:如何顶住国外汽车工业的进攻。到了中国"入世"的这一刻,人们会突然发现,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在的局面已经不是国内汽车工业与国外汽车工业的竞争,而是跨国公司间的全球竞争在中国这块市场上展开。占有85%全球市场的8大汽车工业集团已经有七个在中国建立了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最后一个集团也很快在中国抢滩。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被纳入全球化的体系,入世将使中国汽车市场同国际车市逐渐连成一片。因此,现在应该讨论的不再是汽车工业"御敌于国门之外",而是能否同强者联手在全球舞台上创造辉煌。

  十五年来,我们经历了两次进口汽车的狂潮。1950-1979年,我国总共进口汽车385126辆,平均年进口12838辆,最高年份的1979年也不过32226辆。而1985年,中国进口了汽车353992辆,还不算走私的汽车,那一年国内汽车的产量不过44万多辆。1986年,汽车进口仍有15万辆,进口的冲击是国内汽车生产大幅度下降,1986年减少到37万辆。1992年到1994年,汽车进口再次剧增,三年分别进口了21万辆、31万辆、28万辆。在进口总量剧增的同时,走私汽车也非常猖獗。据《中国汽车贸易年鉴》的资料,在1993年和1994年进口汽车最多的时候,同时存在10万辆以上的走私车。人们担心,进口汽车的狂潮会不会第三次涌向中国的海岸。现在看来,由于许可证逐渐放开,关税逐渐下降,汽车进口不会形成狂浪。即使汽车进口增加到30万辆以上,也不过占市场比重的10%以下。

  十五年前,中国汽车工业处于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谁可以生产汽车,谁可以生产什么汽车,生产多少,卖多少钱都要听国家指令。现在生产多少和卖多少钱国家是不管了,但是对汽车厂还是计划生育。尽管曾经是中国最大的工业部机械部已经载入历史,但是行政垄断的武器还没有入库,不知还要挥舞多久。

  十五年前,中国刚刚允许私人购买汽车,至于轿车进入家庭的话头连提都不敢提。现在私人购买汽车已经超过50%,中等收入的家庭已经敢做汽车梦了。对消费者来说,加入WTO讲意味着关税的减少,价格的下降,选择的增加。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水平比较低,需要各种保护政策,包括高关税保护,这是许多国家在汽车工业发展初期都实行过的政策。中国汽车进口关税曾经高达230%,目前也有80%左右,在进口车的售价中,近三分之一是关税。高关税的积极作用就是保护了国内的汽车工业,国家获得了大量的关税收入。而关税保护最大的负面作用就是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因为关税的最终是由消费者来负担的,而不是进口厂商。从经济学角度看,高关税保护实际上也保护不了国内汽车工业,因为保护只能降低效率,而绝对保护不出竞争能力,同时又削弱了国内购买力,造成市场萎缩。中国加入WTO以后,汽车关税将从目前的水平逐步降低,到2006年平均降到25%,进口汽车价格将降低20%以上(不考虑其它因素)。关税的降低不但会降低进口汽车价格,也会压低国内产品的价格。

  在计划经济下,国内汽车产品品种单调,式样落后,几十年一贯制。入世后,不但汽车的进口数量会逐渐增加,市场上的汽车品种、品牌、款式也会越来越丰富,价格档次更为多样化,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消费多样化的需求。并且消费者将会得到更好的服务。但是另一方面,中国的城市管理者对汽车时代没有足够的精神和物质准备,因此对潮水奔涌向街头的私人汽车感到恐惧,制定了各种各样的限制措施,试图延缓这个冲击。加入WTO以后,卖车的人增多,车和路的矛盾将会更加尖锐,考验着中国城市管理者的水平。

  十五年来,中国的汽车市场规模增加了4倍,今后15年还会以这样的速度增加吗?稍微想一想就会吓得不敢再往下想。十五年前谁也没有料到今天这样的世界,现在又如何说清15年后的中国呢?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中国的明天会更美好,中国的汽车市场明天会更美好,中国人会开上更多更好的汽车。(贾新光)

    订汽车新闻短信把握汽车时代先机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发表评论】【汽车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分 类 信 息
订信息获扫描仪!
:奥德行丰田汽车
   您的爱车保镖
   万达兴旧机动车
   1.8元租别墅办公
:进口车其实也不贵
   销售二手面包车
:国际汽车驾驶证
   三毛钱打国际长途
:服装珠宝打折风暴
   最新人才招聘信息
:汽车租赁在中汽
   新自然主义示范
:最新飞行器广告
   雅思培训梦想成真
:万通您理想的选择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相关链接
图表:2001年9月全国汽车生产销售分析(2001/10/22 14:33)
车市受政策影响 与股市有“三同一异”(2001/10/17 13:08)
汽车保险费率问题:不光是浮动就能解决的(2001/10/17 13:03)
汽车工业的规模为什么有时不适应市场经济(2001/10/17 11:45)
2001年8月汽车产销分析及中国汽车的发展(2001/09/19 10:25)
入世三思:中国汽车要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2001/09/11 13:16)
图表:2001年1-7月份全国汽车产销分析(2001/08/26 14:32)
国产车降不出惊喜价 入世后车价如何走(2001/08/24 14:19)
贾新光汽车市场产销分析专题  




车行天下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