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芯片 放卫星? 中国车企硬核操作年度盘点

造芯片 放卫星? 中国车企硬核操作年度盘点
2021-12-22 08:00:00 新浪汽车原创
造芯片 放卫星? 中国车企硬核操作年度盘点

  回顾2021年这一年,在后疫情时代依然的影响下,在加上芯片缺乏、供应链短缺的情况,可以说汽车行业这一整年依然艰难,大部分车企销量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即便新车的投放依然密集,也无法改变整体市场的低迷。

  即使如此,还有一批车企依然在新车和销量之外,谋划着未来的发展方向,而这其中就有不少中国车企,比如吉利、长城、长安以及比亚迪,作为国内最具规模的四大车企,它们在今年拿出了很多在战略、技术、品牌等方面的布局,非常硬核也非常具有前瞻性。

要“上天”的吉利

  吉利汽车在过去20年里,刷新了中国汽车可以后来居上的认知,也刷新了中国车企可以整合国际汽车资源的认知。而今天,当吉利汽车又一次做出颠覆性改变的时候,到底能不能成功呢?

  今年10月底,吉利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科技发布会,明确表示吉利汽车要在未来5年的时间里从一家汽车制造商变成一家真正的科技企业。

  去年吉利将自己的4.0时代命名为科技吉利4.0,今年元旦李书福在吉利的讲话中,总共18次提到科技这两个词,可见吉利进军科技领域的决心。但今年6月,吉利突然发布公告,撤回了在科创板的上市申请,这可是一个计划融资200亿的上市渠道,而吉利在已经申请了300天的情况下,选择主动撤回,不禁让人假象是否遇到什么样的压力?

  因为科创版的上市要求变的更加严格,包括四项指标:研发投入要高、研发人员要多、发明专利要够、营收增长要足。而吉利的这场科技发布会,恰恰也是在这几个层面进行部署。而吉利汽车现在非常迫切的要对外传递的信号是:吉利是一家有科技属性的车企。

造芯片 放卫星? 中国车企硬核操作年度盘点

  既然要转型为科技公司,那么吉利第一步就是造芯片,吉利自己说要在2022年将量产智能座舱芯片SE1000,这颗芯片是由吉利间接投资的公司芯擎科技自研,采取7nm工艺,多核异构,具有88亿颗晶体管。

  2024年-2025年,吉利将推出基于5nm工艺的车载一体化超算平台芯片,以及高算力自动驾驶芯片,算力将达到256TOPS,以满足L3智能驾驶需求。同时,通过多芯组合,还可以实现整体算力拓展,以满足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需求。

造芯片 放卫星? 中国车企硬核操作年度盘点

  除了造芯片,吉利还要“上天“,今年的3月3日,吉利就宣布旗下卫星智能中心项目在浙江台州开工。同时,吉利宣布今年年内将发射两颗自制地球同步低轨道卫星。

  虽然,吉利并未透露其具体的在轨卫星数量,但我们了解到,吉利低轨卫星布局将为未来高级别智能驾驶提供系统化定位服务。在无人驾驶场景中,需要绝对精准定位且低延迟才能保证驾驶安全,因此对高精地图要求达到令人震惊的厘米级。这背后是海量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及数据应用的全链路技术。可以说,没有低轨卫星一体化服务支撑,未来无人驾驶将成为无稽之谈。

  编辑点评:今年在吉利身上听到了很多在科技企业中才能听到的概念,比如科技生态网、7nm芯片、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射卫星等,一些人为之沸腾,也有一些人认为这只是吉利汽车在炒作概念拉股价罢了,但不管怎么说,车企向科技企业转型,大方向一定是对的。

“技术狂魔”比亚迪

  毫无疑问,比亚迪是国内最具颠覆性的车企之一,自从进入到新能源赛道以来,比亚迪一直用自己的技术突破,来改变着汽车的样子,包括全球第一款量产双模电动汽车;全球最早将磷酸铁锂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全球首款、热效率达43.04%的插电混动专用发动机;自研IGBT 4.0,电控效率达到98.5%;首款量产“八合一”电动力总成;电芯可通过针刺测试的刀片电池……

造芯片 放卫星? 中国车企硬核操作年度盘点

  今年比亚迪电池领域更进一步,打破百年陈规,首次实现整车无铅化。今年1月11日带来的DM-i超级混动系统上,就率先开始使用磷酸铁锂蓄电池替换铅酸蓄电池,是目前唯一实现彻底无铅化的产品。而这也不是比亚迪第一次在汽车产品上做此尝试,在此之前,比亚迪已经对此产品有着5年成熟应用的经验,可以说是有着非常丰富的市场应用经验。

  比亚迪的12V磷酸铁锂蓄电池还具备一套电池管理系统(BMS),它能实时监控蓄电池状态,通过充放电效率的改变来使电池维持正常工作状态,既保障电池的安全,又能在低温时增强电极的平衡。而一般铅酸蓄电池频繁充放电会让电池性能折损严重,导致其使用寿命较短,两到三年就需要更换,而比亚迪12V磷酸铁锂蓄电池能与整车同寿命,这不仅为用户省去每两三年更换蓄电池的烦恼,也节省了维护和使用成本。

  编辑点评:在比亚迪为完全实现“无铅化”的过程中,不仅有对环境保护上的重要贡献,在对消费者也有着实实在在的好处。

  今年比亚迪还有一个非常重磅的操作,就是和丰田的合作有了实质化的进展,在丰田电动汽车战略发布会上,丰田一次性发布了15款电动车,涉及轿车、SUV、Kcar、跑车、皮卡等等。其中,一款名为bZ SDN的车很可能就是首款与比亚迪合作打造的纯电动汽车,将用上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售价或会在20万元左右,量产版或最早在明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亮相。

  此外,丰田明年将在中国推出一款小型纯电动汽车,电池等关键技术来自比亚迪,能够显著降低成本。其实,丰田和比亚迪去年就成立了合资公司,当时各自持有50%的股份,出品的车型将使用丰田的标志,使用丰田的经销商网络进行销售,成立以来一直没有大消息,现在,首款车终于来了。

  编辑点评:丰田与比亚迪的合作可以说是非常有远见,毕竟续航可以说是现阶段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最为看重的参数之一,而采用比亚迪的电池,基本保证续航高的,电池能量密度高,相信很快就会受到消费者青睐。

高端纯电动车梦的长安

  相比吉利和比亚迪,长安汽车今年则没有多少让人印象深刻的操作,比较重磅的应该是和华为、宁德时代联合打造的全新高端汽车品牌——阿维塔。

造芯片 放卫星? 中国车企硬核操作年度盘点

  长安汽车创建阿维塔品牌可谓一波三折,历时3年多,终于在近日落地生根了,长安品牌的高端纯电动车梦也算是成了。在品牌发布会期间,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也给了新品牌期许“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判断和信念,十年内一定会诞生世界级的中国品牌,这也是我对阿维塔的期许。” 

  国内纯电动车高端品牌已有不少,比如极狐、岚图、智己、极氪等,作为后来者的阿维塔,何以在一众高端品牌中突围呢?

造芯片 放卫星? 中国车企硬核操作年度盘点

  长安汽车、华为和宁德时代是阿维塔背后的三棵大树。按照官方话术,长安汽车主要提供新车设计、整车集成、生产制造和销售服务;华为则发挥其在ICT技术方面的优势,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方面提供软、硬件支持,并提供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宁德时代最有竞争力的领域是动力电池,有了宁德时代的背书,阿维塔在电动汽车最核心的动力电池方面也就有了基本保障。

  阿维塔品牌旗下的首款车型阿维塔11已经在今年10月下线了首台白车身,预计会在明年二季度公布零售价格并陆续揭幕零售网络,到明年三季度,阿维塔11将实现首批量产及用户交付。从品牌正式发布到首款车型量产交付只预留了一年左右的时间,虽然谭本宏在强调阿维塔到来的时机“刚刚好”,但从整体的产品交付节奏还是可以看出这个新品牌的急迫。

  编辑点评:在蔚来出走后,阿维塔开启了长安汽车在高端市场上的新一轮探索,续梦也好,再起航也罢,最终的落脚肯定还要回归品牌本身。如果华为和宁德时代的身份只是投资人或供应商,而非把阿维塔看做是旗下真正意义上的整车项目去经营的话,那么阿维塔的未来并非光明。

瞄准“氢能”的长城汽车

  近两年来,长城汽车在造势上非常有一套,欧拉、哈弗、坦克、长城皮卡、WEY各个品牌都有属于自己的定位和爆款车型,都能够在各自的细分市场获得不错的口碑与销量。

  今年的长城汽车同样把“热点”拿捏的死死的,比如坦克500一车难求,还出现加价的情况;推出了纯电动车的高端品牌——沙龙;以及就欧拉好猫(配置|询价)“换芯门”等等。可以说长城汽车以高频率成为人们讨论的对象。

造芯片 放卫星? 中国车企硬核操作年度盘点

  除去以上这些,长城汽车的今年还在氢能源上做了战略部署。今年3月,长城汽车发布了氢能战略。此外长城汽车实施了一体化供应链生态,同时推出了全场景应用解决方案——氢柠技术。

  所谓的氢柠技术,其实就是一套国际领先的车规级“氢动力系统”全场景解决方案,简单总结即为“1+3+5”。“1”整套车规级研发体系包含了100多项企业标准,500多项硬件需求,5000多项软件需求,数千项检测和数万次试验。“3”大技术平台包括氢电平台(HE)、电堆平台(HS)、储氢平台(HP)的3大技术平台。“5”大性能优势指在氢柠平台的加持下,长城汽车在氢能实现了燃料电池系统、电堆、膜电极、空压机、氢气循环系统、储氢系统及关键部件等多方面核心技术的实质性突破。

造芯片 放卫星? 中国车企硬核操作年度盘点

  目前长城汽车已经实现“电堆及核心组件、燃料电池发动机及组件(控制器等)、Ⅳ型储氢瓶、高压储氢阀门、氢安全、液氢工艺”六大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知识产权完全自主化。

  除了明确了氢能战略,长城汽车旗下上燃动力发布了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名为“超越—神州200”,额定功率达到200kW,质量功率密度760W/kg,最高效率达到60%,寿命超15000小时。通过创新的“混动”氢循环技术(HHM—Hybrid Hydrogen Module),与单泵方案相比全线拉满功率范围,实现1%-100%无界限突破,未来能够大幅降低系统氢耗,提升10%续航能力。

  编辑点评:虽然从上游制氢到储氢、运氢,再到加氢已经终端的应用,长城汽车是目前国内唯一完成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布局的整车企业。不过,选择“混动+氢能”的路线对于长城汽车来说应该是相当艰难,可以看到与之相似的丰田,也是“混动+氢能”的路子,以丰田的技术实力尚且如此,可见长城汽车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总结

  对于中国车企来说,及时转型是决胜未来的关键,毕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无论是吉利的7nm芯片,还是比亚迪的电池技术,或者是长城的混动+氢,中国车企在研发上投入的越多,技术上的突破越早,越能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率先占据有利位置。

(责编:林国雄)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相关车系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