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广州本田雅阁3.0汽车的下线,广州本田又一次引起广泛关注,其产品又一次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但与此同时,业内有种看法认为,虽然广州本田到目前为止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它与当年的广州标致有某些相似之处。有人甚至说“广州本田会成为广州标致第二”。
是这样吗?广州本田与广州标致:
可比性在哪儿?
那种认为广州本田会成为像广州标致的说法坚持这样的理由:
一是广州本田没有下功夫建设配套协作体系,不重视国产化问题,40%的国产化率是利用其他厂家创造的基础形成的。只重视项目的回报,而不重视长远发展战略。广州标致当年也是不重视企业的再投入,无意在中国扩大生产规模。
二是本田的产品销售专营方式受到业内人士的置疑。由于产量有限,致使广州本田轿车被高价倒卖,有人认为这对维持本田产品形象是不利的。广州标致当年也有此失误,不重视产品营销网络的建立。
三是广州本田的产品结构比较单一,与广州标致有相似之处。广州标致当时就是产品十多年如一日。
对这样的说法,原机械工业局汽车工业发展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贾新光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广州本田与广州标致从表面上看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还是有区别的。
广州标致失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战略上有失误的地方。广州标致当时采用的是CKD产品组装方式,根本就没有在中国市场大干一场的长远打算,想捞一把就走的思想比较重。二是当时广州标致选用的产品也不太好,标致车的各项指标比较落后,价格又比普桑高,在1992年以前在中国还是卖方市场的情况下,标致车还能勉强维持,而到了1994年后,随着轿车市场买方市场的形成,各种轿车产品出现了激烈竞争的局面,广州标致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同时,广州标致的市场运作也比较保守,在生产、经营、营销等方面又不做大的投入,就注定了广州标致的走向失败的结局。
而广州本田的情况从表面上看似乎与广州标致的情况有点相似,但其实是有很大的不同。
贾新光说,虽然广州本田没有像国内的一些合资轿车企业那样一开始就拿出较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做出一副大干一场的架势,但实际情况是,国内很多汽车厂家根本就没有达到预计生产规模,从而造成生产能力的放空,造成投资的巨大浪费。当然这与当时的国家政策“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的要求有关。比起其他轿车生产厂家动辄几十万的生产规模,广州本田的十几万辆的生产规模显然是太小了,特别是广州本田在销售势头非常良好的情况下仍能严格控制产量,去年生产了3万辆,今年预计生产5万辆。
贾新光认为,广州本田之所以没有像一汽大众、上海大众那样建立自己的配套生产厂家,估计是因为广州本田考虑到中国即将加入WTO,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临近,汽车厂家梦想在不远的将来用全球化采购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达到提高自己产品竞争力的目的。
他把广州本田的这种思路称这为“广州本田模式”,并且他认为这种模式也已被一些合资轿车企业暗暗用上了。
广州本田的精明打算
对广州本田的国产化率问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常务副理事长张会合同意贾新光的观点。他认为,广州本田在这方面是精明的。
张会合说,那种“广州本田会成为广州标致第二”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因为广州本田得罪了不少人的结果。由于企业销售非常好,企业从而滋生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最典型的是:“现在大家都感觉广州本田比较牛气”,企业不具备一个大公司所具有的“亲和力”。
不过他个人不同意这种看法。
至于广州本田的汽车销售不投钱,张会合认为,目前广州本田轿车的市场价与企业的销售价有差价,这倒问题不大,这是市场规律。更为重要的是广州本田比较重视质量控制,这才是比较关键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经部副部长冯飞认为,轿车的国产化率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在经济一体化进程到来之际,再一味地强调国产化率就不太现实。在国产化率的潜台词下,高国产化率就是高成本,高国产化率并不是什么好事。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他认为广州本田的国产化率不高未必是坏事。其实,在世界上,汽车本身是一个全球化的产品,一台汽车,牌子是美国的,而发动机却有可能是日本生产的,电子设备则是另外一些国家生产的。因此他认为,衡量一个国家的汽车工业水平并不能仅仅看一个轿车的国产化率指标。
能否说广州本田的这种行为是一种短视行为,目前还很难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广州本田之所以没有大规模的建立自己的配套生产厂家,他猜想广州本田是不是想采取直接贸易的方式来代替直接投资的方式?因为我国现在还没有一个成形的规定来明确到底什么情况下算零部件进口,还是算整车进口,很难判断。
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但也要把握炒作分寸
清华大学汽车研究院院长宋健认为,广州本田与广州标致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宋健认为,广州本田生产的雅阁牌轿车是在美国市场销得比较好的一款车型,而广州标致生产的标致牌轿车已是落后的产品,那是不能比的。同时,广州标致的外资方也一直在走下坡路,而广州本田的日本本田公司在全世界还不错。
二是与当时的广州标致公司相比,两者的国内环境也不大相同。广州标致那时不做营销网络是不愿建,而广州本田没有建营销网络是因为顾不过来,但它迟早还是要建的。
三是广州本田生产的产品还有生命力,虽然本田公司生产的轿车品牌较少,但像他这种雅阁牌轿车在世界特别是在美国市场上还是比较畅销的,还是受消费者欢迎的。
但同时,宋健也提醒广州本田公司不要过分炒作自己的产品,炒作自己的产品要把握一个度,以免让消费者产生反感心理:
广州本田的产量本来就比较少,大大吊起消费者的胃口却又买不到,这就造成了市场的一种饥渴感。其实广州本田生产的雅阁牌轿车并不是日本本土生产的雅阁款的轿车,而是在美国生产的美国型轿车,性能与日本本土的产品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宋健说,随着中国入世的临近,像雅阁这种2.0至3.0升的轿车在世界范围内多得是。如果老让中国消费者保持这种买不着的“市场饥渴感”,消费者就有可能转向其他汽车厂家的同类产品。因此广州本田炒作自己的产品不要太过头了,如果消费者的逆反感心理产生了,这对广州本田的企业发展是不利的,这是广州本田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 (本报记者 杨明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