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汽车厂商砸钱投入车联网,迎头追击;一边是汽车共享、汽车租赁等互联网思维冒头,创新袭击。蹒跚学步的后者面对整车厂似乎并不具备竞争优势,可这些互联网基因的升腾、碰撞也不时的刺激着公众视线,用新模式带着“汽车使用者”们一起玩儿。
PP租车是一个成立于新加坡的创业团队,他们希望打造一个P2P(Peer to Peer)租车模式,将车辆的闲置使用时间与租客的用车需求整合起来,建立以个人为单位的汽车使用的双赢平台。
近一年的新加坡市场推广之后,1000多辆私家车、7000多名会员的数字成绩让PP租车团队有了进一步的扩充计划。2013年8月,PP租车转战国内,落地北京。他们看中的是日益拥挤的“首堵”交通,试图在信任机制匮乏、私家车符号化强烈的中国市场添勺分羹。10月10日,PP租车正式上线。
PP租车网站呈现
精简创业的践行者
结识PP租车的创始人王嘉明,是在一次以汽车与互联网碰撞为主题的交流活动上。闪烁的耳钉、中英文夹杂的表述方式甚至简单到略显简陋的PPT展示,都将这个团队的风格勾勒无疑——留学背景、海归创业、互联网技术出身。当然,这同样意味着可能出现的创业风险——进入本土的水土不服、团队组成的稚嫩、落地推进的困难。
联想车云菌此前介绍过的车纷享团队,都带有“汽车租赁、分享”的痕迹,模式却各有侧重。车纷享采用自购车辆、自建线下营业点的重资产模式,PP租车则采用私家车合作租赁的轻资产模式,调动私家车的参与度。
在这个平台的运营流程中,有意出租私家车的车主与PP租车先期沟通,了解车辆招租的价格定位、如何描述车辆。呈现在网站上的基本信息包括车辆使用情况、交易价格、交易地点、5个角度的车体图片等,车主自行定价、在线交易,每笔交易结束后向PP租车分成30%。
在技术实现上,PP租车是网络平台+手机应用+车内硬件系统的集合。租客与PP租车签订协议后,在私家车中安装一个技术盒,用来记录车辆的行驶里程、行驶状况等各项车内数据,支持车主实时跟踪,并对一些危及急情况做报警处理。比如,车主将行驶范围限制在北京市内,假设出城,车主的手机会接到来自车辆的报警提示。对租客来讲,可实现无钥匙开关车门的便捷取车功能。
需要强调的是,PP租车的平台除却对价格的建议和信息准确度的把控外,整个车辆的控制权完全掌握在车主手中,从租用信息到车辆监管,车主享有完全的自主权。
两年的技术内测给了车纷享建立壁垒的底气,PP租车似乎并不畏惧。“这么看,我们的技术研发时长的确较短,但决定成败的关键在于试错的速度、改正的速度。我们的创业基于一个想法,之后不断的测试、优化、投放市场,尽可能缩短这个想法落地的时间周期。”
这个创业理论源自英国作家Eric Ries的《The Lean Startup》—精简创业,它强调时间先机的重要,“在产品建造阶段,Eric强烈建议采用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产品)的方式,即投入最少的人力资源建造一个刚刚能够体现创新点或核心价值的产品,并立刻将其投入市场。”
PP租车平台中,轻资产模式减少资金投入、规避现金流风险;产品的更新循环加快,删减流程的繁琐,专注于产品核心价值的提炼投放。
轻资产模式的现实挑战
汽车租赁的轻资产模式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
从前期投入来看,轻资产无需车辆采购,省去投资成本,并可从交易提成上让利平台消费者,提高市场竞争能力(PP租车的价格是传统租车行业定价的70%-80%);
从成本与利润之间的关系来看,重资产模式之下的车辆保养、维护等是一笔固定投入,在同等成本消耗的基础上,租赁区域的营收存在不均衡的可能,举例来讲,繁华市中心与郊区之间的租赁需求有一定差异。这对初创企业来讲,就出现了一个此消彼长的局面,需要在盈利空间和分布规模上做好取舍考量。
当然,轻资产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PP租车的会员打分机制可循环淘汰,不断筛选高素质用车人群,但其约束力有限,小额赔偿通过扣罚押金达成,同时也提供高额保险担保车辆安。但是因使用不当导致的座椅弄脏、按钮损坏等责任模糊的问题,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纠纷该如何解决和调停?
或许更难以掌控的事情是,每一单生意背后的默认担保人是PP租车这个平台,任何问题发生,车主或租客首先想到的问责对象是PP租车。前车之鉴是国外P2P租赁创业团队HiGear,主打豪华车私家租赁,因4台价值40万美元的豪华车被盗而被迫关闭,停止服务。
此外,PP租车或者说有志于打造“汽车共享、汽车租赁”的创业团队所要面对的常规挑战不难整理:
1、用车理念
中国人眼中,汽车目前依旧是符号象征,“汽车使用”更多的是满足未买车的人群,私家车车主能否加入爱车分享是一大难题。PP租车曾做过市场调查,在北上广一线城市中,25-35岁的私家车车主中,近17%的人可以接受出租自家车的分享形式,但其市场转化率能达到多少还有待检验。
2、信任危机
如题所示,不消赘述。车云菌想指出的是在P2P租车模式中,缓解信任问题、划亮黑夜的可能性:社交化媒体大行其道,猎奇、交友、尝鲜的心理是突破点,把握好宣传尺度是为关键。
3、保险机制
私家车租赁上路,出了事故谁来买单?国内目前暂未有明确的对应险种来进行理赔保障。对此,王嘉明介绍道:“短期内,我们结合了现有的‘责任险’险种进行相应内容的调整,最高赔偿额度可达百万。长期来看,有可能的话,计划根据实际情况联合开发新险种。”
4、私家车生意小心跨界
私家车怎样合法经营?这是个没有明文规定的模糊边界,一不小心变黑车可就不好玩儿了。PP租车找到交通运输部专门负责汽车租赁的相关人员界定其商业模式的无越界,王嘉明补充说:“P2P租车模式在整个汽车使用中占据很小的市场份额,本身结构也并无不合理之处。”
比起新加坡的迅速引爆,中国市场的汽车共享并非易事,相应的策略调整尤为重要,这一点,从PP租车的会员认证流程可见一斑。新加坡只需要支付100新币(约合500元人民币)的押金、登记身份证信息即可,而中国市场则有部分调整,如押金升至千元,会员审核配合公安系统的身份认证机制等保证安全。
车云小结:
PP租车不同于传统的B2C模式,其平台理念显而易见。“我们想做的类似汽车界的淘宝,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将汽车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消费内容选择性的引入进来,同时做好平台的会员管理与规范操作。”
轻便灵活的平台模式与产品调整的弹性机制,是PP租车作为互联网汽车创业的最大理念优势。与之对立的是,信任、品牌、口碑这些依靠经济扎实、资源丰厚、底盘稳健才有可能递进达成的软性助力似乎有些难度。
现阶段,胃口很小很文静的PP租车,想要铺就一面“P2P租车”的旗帜,是就此营生还是领衔前行,有待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