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的油耗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汽车年产销量已经超过2000万辆,成为世界第一大的汽车市场,为了规范汽车行业,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确保这个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又能健康发展。
现在大屏幕上的这张黄纸,想必很多人都不会陌生,汽车油耗标识,它就是众多政策中的一项,是国家对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措施。虽然,在《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中也写明,实际油耗可能会和油耗标签上的数据有所差距,但是这些数据完全可以作为消费者购车时的主要参考依据。
为了严格规范油耗检测,2009年开始,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出台了若干文件,要求企业的油耗必须通过国家指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确认。但是我国部分检测机构却和车企相互勾结,共同制造虚假油耗。
这一张张人为制造出来的虚假油耗,不仅欺骗了消费者,更是严重的干扰甚至误导了国家在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方向。央视记者就亲身经历了一场虚假油耗的产生全过程。
记者卧底检测中心 经历虚假油耗诞生
记者前往我国吉林省的一家汽车检测中心,记者赶到的时候,这里正在进行一次新车的油耗测试。
“不太好,是吧?”
“不太好,你这次是擦边。”
这位来检测的人,是海马汽车(3.72, -0.07, -1.85%)的员工。尽管检测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但是这位车企的工作人员似乎并不担心。
“如果做不过,我们就开始调参数,就说上次咱们给错了,咱们再做一个。”
而按照国家《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的规定,检测车辆和销售车辆必须相同,对于这一点,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不可能不知道。难道他们就允许企业违规调整汽车的参数吗?
记者找到了这间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得到了这样的回答:“你像海南,全系都在我这做,关系问题呗,他感觉在我这做方便,交点钱,可能更那啥,更好交流呗。”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很多厂家在送检前,为了得到想要的油耗,都会修改送检车辆发动机的数据,这样就可以让车辆的油耗降低不少。对于这种情况,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睁只眼闭只眼。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无论什么产品,他们只对“来样”负责,即便是来样汽车被动了手脚,存在猫腻,他们也不会追究。
“我给你说,太正常了,每一个厂家都会和国内某一个检测中心关系特别好,你像宝马奔驰为什么来这儿,就是和这儿关系特别好,能公关下来。”来送检的海马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国家认定的汽车检测机构,任务是帮助国家进行专业准确的检测,但是在这里,帮助企业造出更虚假的油耗却成了他们的任务。记者发现,也正因为如此,远道而来,搭上时间、运费,特意选择这家检测中心送检车辆的企业不在少数,而且各自有各自的作弊高招。
“作弊的话,你可以把轮胎的宽度变窄,然后提供滑行系数,你也可以作假。整备质量,你可以按照最低的申报。”
“我们是生产厂家,我们随便修改。你就告诉他们,我需要把油耗做到8升,做到6升,你就给我系数做到修改,他们就知道怎么算,算完之后就给你反馈回来。”
然而,面对如此严重违规的行为,这间检测中心的负责人给记者的回答依然是,油耗数据真实可靠。
“出多少,就是多少,我们不能(作假),你明白我说的意思不,就因为我们是有责任的。”
记者找到了这间检测机构的负责人,在半个小时的交谈中,这位负责人反复强调,无论什么车型,他们都会认真负责,严格检测,所出具检测数据也是完全真实、准确。但此时,恰恰是在他管辖的这间检测中心,正在上演着一场制造虚假油耗的闹剧。
记者调查:厂家作假检验机构为虎作伥
一个国家认可的汽车检测中心,为了赚钱,竟然大肆纵容汽车企业作弊,实在是让人意想不到,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家检测机构还直接帮助车企制造虚假油耗。记者找到了这间汽车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几经周折,他说出了这样的内幕。
“一种方法是改变发动机数据,另外实验室可以控制的实验室情况。驾驶员油门稍微松一下,可能会差百分之一左右。车的动力源(11.29, -0.34, -2.92%)就从发动机来的,我把与行驶不相关的全给它关掉,那指定会节能省油。”
而制造出来的这些虚假油耗数据,尽然还能堂而皇之的被张贴在工信部的网站上,以备消费者查阅。那么,为什么这些数据能够通过工信部等国家主管部门的审核呢?
“那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是我们报上去的,以我们实验室提供的为准。报多少它就是多少。它不测试啊。它就认可,我们是它认可的实验室,它为什么不认可?”
在工信部《油耗标示管理规定》中明确写到,对不按规定执行的厂家,进行处罚。但是这样的“白纸黑字”在检测中心工作人员看来,根本不用担心。
“你说现在谁抽查出问题了,这么多年,是不是?”
主管部门的监管在检测机构看来完全起不到作用,而作假的汽车企业也根本不害怕消费者的投诉。
“你消费者,你那等红绿灯呢,我是在(实验)台上出来的数据,我这是国家盖的章,你说你油耗高就油耗高了?”一位车企的车辆送检员这样回答了记者的质疑。
新闻分析:车企缘何热衷虚报油耗?
汽车油耗公告数据,是消费者选择汽车的直接依据,但现在看来,制造虚造数据的车企和检测中心,不但对消费者的利益丝毫不放在眼里,更是对汽车消费市场形成了直接的伤害,而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也被这些人抛在了脑后。
那么,这些车企不惜作弊、作假、甚至虚报油耗,到底为什么呢?是什么样的利益驱使这些车企要在油耗上面下这么大的功夫呢?
“价越长越高,我们当然是要便宜一点的。”
“当然关注,太费油的,不考虑。”
记者在街头采访了一些消费者,发现随着油价已经突破8元/升,越来越多消费者最关注的事情变成了买什么车最省油。迎合消费者,突出“低油耗”的卖点,还仅仅是这些车企考虑的一个方面。
就是2010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公告的"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推广目录。其中明确,对发动机排量在1.6升及以下、综合工况油耗比现行标准低20%左右的汽油、柴油乘用车,按每辆3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
这项意在推广节能减排汽车,促进企业降低油耗的措施,成效显著,从2010年6月1日到2011年9月30日,小排量车型市场销量比例高达60%以上,使政府120亿元的计划补贴款仅一年多就用完。
为了让自己生产的车辆能够享受国家补贴,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一些企业动起了歪脑筋。这份是去年国家审计署发布的《2013年第25号公告》,公布了汽车业违规使用节能汽车补贴资金及整改情况,一些车企申报不符合条件车辆、违规获得补助资金超过1900万元。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海通用东岳和江淮汽车(9.08, -0.24, -2.58%)等厂家"榜上有名"。
而对于其他的汽车企业来说,国家2015年将要实施的一项汽车油耗节能新政策,让他们倍感压力。最新公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2015年企业乘用车平均燃油消耗量要降低到每百公里6.9升以下,以一家大中型车企为例,如果他的产品包括大客车,越野车还有小客车,那么这三种产品的平均油耗不能超过每百公里6.9升,这其实是国家鼓励汽车企业多生产小排量,低油耗的汽车。但有些企业却开始在如何制造虚假油耗上大做文章。
中国汽车协会理事贾新光告诉记者,国家之所以要在2015年强制执行汽车燃油消耗标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但是迅速增加的机动车对环境和能源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去年上半年汽油消费量接近5000万吨,比2012年上半年增长超过11%。而机动车尾气排放也是造成北京地区雾霾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眼下,汽车企业却为一己私利,公然对油耗造假,这样将对国家整个节能减排带来严重的影响。
记者调查:多家车企涉嫌油耗造假
眼下,像这样的情况并不仅仅出现在吉林一家检测机构。新闻频道另外两路记者在北京、天津的几家检测机构调查时发现,这样的做法,在业内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记者在北京的一家汽车检测中心,发现为了不被检查出“造假”,一些车企在造假的程序上还是比较克制的。
“你不能给的太夸张最好跟你们家里技术人员沟通一下协调好对油耗这边浮动也就一到两个油比如说百公里10个油他能给做到8个,专门弄一个数据把车一改做出来的油耗就少了那就是你想降多少就降多少。”
而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天津,这是家国家级别的检测中心,本应严格执行、把关的检测程序却并没有得到落实。
“可以多做几遍,没有问题,你可以调教 你可以让他改变 我们可以不查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们只对来样负责,至于这批车子怎么样,我们不管。”这间检测机构的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检测员在明知企业“作弊”、“造假”的情况下,表示可以 “睁只眼闭只眼”,而一些企业则告诉我们,检验中心甚至可以帮助企业“改动数据”进行造假。
一位车企车辆送检员向记者透露一般来说,做多几遍再找领导说说,油耗数据就可以改动,但是要找到主任级别的领导,他们可以帮助企业调动数据。
消费者:投诉油耗?投诉无门
记者走访了北京的几家汽车4S店,在展车车窗的醒目位置张贴黄色油耗标签,上面清楚的写明这辆车在市区、郊区、综合路况下的油耗数值。可是对于这样一张标签,就连卖车的销售人员自己都觉得不太可信。
“标的是百公里6.6升油耗,通过客户回访,我们得知综合油耗都在10到11个左右。”
“根本跑不到啊,没有什么意义。”
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出台了《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要求每辆在售车辆必须张贴油耗标签,便于消费者选车、监管部门监管。尽管其中也写明,这些标签数据和实际油耗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完全可以作为消费者购车的主要参考依据。
然而,记者在北京街头进行了一次随机调查,超过70%的车主都表示自己汽车实际油耗要比厂家宣传的高很多,但是提到投诉问题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车主都表示“投诉无门”。
“这怎么投诉啊。应该也没有人会管的。”
“他们借口特别多,比如说是你操作问题啊,温度问题啊,堵车啊。”
在采访的消费者当中,大多数都表示,投诉无门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投诉的依据,什么样油耗误差范围算是不正常?哪个部门进行受理?这些都不明确。
而当记者咨询汽车行业主管部门,油耗与实际不符,该如何投诉时,却得到这样的回复。
“你给企业联系一下,企业技术部门或者是消费服务部门问问他们这个确定情况。”
按照监管部门的说法,记者拨通了海马厂家的电话。
“你等红绿灯吧,可能也会出现油耗多的情况,这是很多因素影响的。”
事实上,在美国,也发生过,汽车企业对油耗数据进行造假的情况。而这些企业都为自己制造虚假油耗数据,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就在去年,由于消费者投诉福特公司2013款混动车实际油耗数据与厂家公布的数据不符,美国环保署对福特的这款车进行调查,发现福特公司存在虚报油耗的情况,福特公司立即宣布改动油耗数据,并对所有购买这款混动车的每位车主赔偿550美元。总赔偿额高达1760万美元。
2012年,现代和起亚生产的共13款2011至2013年款车型,被检测出实际油耗都与宣称的测试结果不符,存在夸大。而现代起亚公司也发表公开声明,承认自己虚报油耗。
根据美国环保署的调查结果,现代、起亚这些汽车的油耗,平均每加仑被调低1至2英里。是什么样的概念?以起亚公司生产的2013款索兰托2.4L型汽车为例,起亚公司上报油耗是每加仑21英里,被美国环保署调低到每加仑20英里,转换成中国的油耗单位,相当于每百公里仅虚报了0.6升的油耗。
但就是这不到1升的虚报,让现代和起亚付出了巨大的真金白银的代价。据了解,现代和起亚公司去年年底表示,愿意给美国的消费者平均每人一次性赔偿约320美元,总金额高达近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