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采购变革之路 车企大佬数度建言
本报记者 刘珊珊 综合报道
2013年两会即将召开,从目前不断被释放出来的积极信号来看,自主品牌将有机会借公务车采购的东风迎来发展的春天。
事实上,无论此前公务车改革取得的进展是否令人满意,以自主品牌车企大佬为主的两会代表,已经在历次两会中数度提及此事。
历次谏言
早在2006年,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力帆实业集团董事长尹明善就推动汽车国产化,提出强制政府采购带动国民使用的建议。他在提案中指出,除了给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政策、资金扶持外,应强制性地把一部分政府采购、公款采购的份额给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比如三分之一的份额。
2008年,两会代表、时任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左延安提出了“政府采购倾斜自主品牌车”的议案。左延安认为: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政府采购发挥的带动和示范效应其他支持方式无法替代。现在,自主品牌的乘用车产品性能、品质完全能够满足政府使用要求。政府采购中,我们应当规定自主品牌产品占公务用车的比例,以促进中国的民族汽车工业不断壮大,进而在全球领域内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2009年,两会代表、长城汽车CEO王凤英提出,政府采购应优先考虑自主品牌,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尤应如此。政府采购应在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进一步把对自主汽车产业的支持落到实处,更多地采购高品质、节能环保的自主品牌车型。
2011年,王凤英再次提出“制定国家汽车产业品牌发展战略,打响‘中国车’概念”的议题,建议进一步加大和落实自主品牌政府采购政策。
2012年,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曾庆洪向两会提交提案,提出加强自主创新,建设汽车强国等六项建议。曾庆洪在议案中建议:在政府采购方面,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并狠抓落实。将自主创新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高新技术装备和产品实行政府首购;合理有效地编制政府采购文件;充分运用法定政府采购方式采购自主创新产品;优化自主创新产品评标方法;对自主创新产品采购赋予附加分值。建议政府机关公务用车、公安、军队、各级事业单位全数采购自主品牌汽车。政府采购自主品牌汽车,具有消费引导价值及消费导向作用,可以帮助自主品牌汽车更好地发展。
2012年,全国政协委员、上汽集团监事会主席、原市发改委主任蒋应时强调,“产销量第一,只能说明中国是汽车大国。要成为汽车强国,应有我们自己的‘中国牌’名车。”政府应从规划和政策上扶持研发自主品牌,并鼓励执法、礼宾、赈灾、援外等公务车辆全面选用。
2012年两会,左延安提交的涉及国计民生的议案一共19个,其中不乏公务车采购方面的内容。左延安认为,政府采购偏重于本国企业和自主品牌已是国际惯例,使用自主品牌汽车不仅仅是对自主品牌的单纯扶持,也有利于保障我国的国防安全。因为现代汽车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代步工具,有些则已经被纳入了武器范畴,原因在于这类车辆上应用了很多通信、动力控制、集成电路、导航等先进信息和电子技术,如果不使用本国的自主品牌产品,会很容易被他人控制,导致国防安全问题。
政策推进
无疑,两会代表多次为公务车采购自主品牌建言献策,对于推动公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陆续推出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相关的扶持政策也说明了这一点,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政策在执行力度上仍显不足,执行效果也有待考量。
事实上,早在2005年,奇瑞等自主品牌的车型就开始进入政府采购目录。2007年《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首购和订购管理办法》出台也让不少自主品牌感到欢欣鼓舞,但在现实中,自主品牌的车型大批进入政府采购目录,实际订单却并没有随之大增。2009年,国务院印发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公务用车向自主品牌倾斜,从2009年开始,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配备、更新公务用车,自主品牌汽车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但事实上真的达到这样的数字了吗?
2011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对公务用车的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配备、更新公务用车,自主品牌汽车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2011年底,工信部发布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以“双十八”细则与“研发费用不低于主营业务收入的3%”被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是自主品牌的一大利好政策。
2012年2月15日,工信部公布《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此次新《目录》所列车型几乎均为本土自主品牌车型,与以往相比,改革力度可谓空前。业内人士认为,该目录是国家发出扶持自主品牌的明确信号。2012年底,“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提出,再次对党员干部明确了“厉行勤俭节约”等相关要求,这或许也将成为公务车采购变革的信号。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