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自主低价冲击 自主品牌呼吁公平竞争
摘要:自主品牌当前正面临着自诞生以来最为艰难的时期,在它们谋求品牌与产品升级的过程中,不仅遭到了合资品牌的市场围攻,而新近诞生的合资自主品牌也因其向下级市场拓展的共性,而与自主品牌发生了正面、直接的对碰。
自主品牌当前正面临着自诞生以来最为艰难的时期,在它们谋求品牌与产品升级的过程中,不仅遭到了合资品牌的市场围攻,而新近诞生的合资自主品牌也因其向下级市场拓展的共性,而与自主品牌发生了正面、直接的对碰。在一些自主品牌经销商看来,虽然“合资自主”车型也顶着“自主”的名字,可是由于其技术与价格方面的优势,使得市场竞争的平衡性被打破。
正面竞争态势已经形成
今年以来,车市环境低迷,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不断萎缩。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今年前7个月,国内自主品牌总体销量数据并没有下滑,但是出现了增速放缓,市场份额降低的情况。其中,长城、吉利、东风乘用车等自主品牌企业销量略有增长,而奇瑞、华晨、众泰等自主品牌企业汽车销量则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而与此同时,包括东风日产启辰、上海通用五菱宝骏在内的合资自主品牌先后登场,并且不断推出新车,完善产品布局。
仔细分析这些新车可以发现,合资自主目前推出的产品多集中于10万元以下,而且这些都是自主品牌原有的“根据地”。
双方名字相似起点相左
其实对于自主品牌和合资自主品牌来说,它们虽然有着相似的名字,但它们的起点以及竞争方向却完全不同。“合资自主与我们相比,它们的产品大多都是用合资品牌现有的平台进行重新设计,有的厂家直接将外方已经淘汰的产品,或者在技术上已经落后现在行业主流10年甚至15年的产品重新翻新,换一层‘皮’后才拿到市场,产品里面核心的、关键的零件还是保留在10多年前的工艺水平和技术水平,这样他的研发成本和制作成本就非常低了。”有自主品牌经销商向记者抱怨,这使得自主品牌和合资自主品牌的市场定位在同一水平,但竞争态势却完全不在同一层级。
“对于自主品牌来说,产品研发一直是我们的短板,可是在合资自主品牌身上,我们也没有看到这个新生事物对于汽车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有多大的帮助。”有业内人士建议,由企业自己出面,改善并约束合资自主品牌的技术投入与发展,避免企业仅为个体利益而冲击中国汽车工业的整体发展。然而,这对于国内诸多有意布局合资自主品牌项目的合资公司来说,似乎很难办到。
采写:南都记者 魏启扬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