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A4L:用销量和品质说话
新浪汽车讯(赵焕 发自长春)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奥迪至少目前依然是老大。当业内人士有人为对手的迅猛发展咄咄逼人咋舌,同时为奥迪在华豪车的王座稳定性担忧的时候,奥迪选择用销量与品质说话,试图说明自己王者地位的牢不可动。
这已经不是第一批记者参观奥迪A4L的生产线,从2008年下半年建成之后,奥迪A4L的全数字化生产线不只是国内,在国际上也成为奥迪在其他国家地区建厂的一个模板。奥迪的其他国家合作伙伴,记者,车主,专家,政府官员等等,恐怕连奥迪自己也记不清到底有多少参观者。这条生产线已经成为奥迪品质的代表之一。
上市两年半,一汽-大众奥迪A4L一直不断刷新国产高档B级车的销量记录。2011年5月份,奥迪A4L单月销量达到7,043辆,同比增长接近89%,比刚刚在四月份创造的5,889辆销售记录,大幅增长近两成。自2009年1月5日正式上市以来,A4L仅用短短两年半时间就累计销售突破12万辆,遥遥领先于所有竞争对手,成为高档B级车市场无可争议的王者。
奥迪A4L的巨大成功依赖于以全价值链本土化为核心的一汽-大众奥迪模式。今年恰好是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20年,中德双方的通力合作打造出一款又一款汽车精品,同时,享誉全球的奥迪品质也在不断促进一汽-大众和中国汽车行业整车制造水平的提升。
国产高档B级车的先驱
自2003年一汽-大众奥迪生产的奥迪A4开辟了国产高档B级车细分市场后,这一新的市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的发展并不理想,奥迪A4虽然始终是领先者,但年销量一直徘徊在2万辆左右。在对中国用户需求所做的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一汽-大众奥迪决定,对引进中国生产的新一代奥迪A4进行深度本土适应性开发,重点是使中国版车型的轴距和车身比同步开发的欧洲版车型分别长61毫米和60毫米,以满足中国用户对高档B级车后排空间的特殊需求。
历时三年,在中德双方2,000名研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新一代中国版奥迪A4L在全国范围进行了累计行程超过300万公里的路试,并专门生产多达70辆测试车辆进行了上百次碰撞及相关测试后,于2008年11月正式发布。
以往,高档B级车主打运动被视为天经地义,而奥迪A4L颠覆了这一传统,将驾驶乐趣与乘坐舒适真正融为一体,开辟了新的高档B级车细分市场。4,763毫米长的车身和2,869毫米长的轴距,使得奥迪A4L具有超越同级轿车的后排空间,甚至超过了一些标准版的高档C级车。此外,“前轴前移设计”使奥迪A4L具有了更为理想的前后负重比例和精确、灵敏的操控。
除了设计因素外,奥迪A4L在技术应用上也秉承“突破科技 启迪未来”的品牌理念,为同级别车型作出表率。无论是将运动与舒适更好融合的“奥迪驾驶模式选项”(Audi drive select)技术,还是在国产高档车中率先采用的铝制前后悬挂,再到全新高效动力总成和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
奥迪A4L的品质也是需要提到的。用一汽-大众奥迪产品管理工程师班强的话说,制造的严格程度可以形容为“恐怖”。即便是简单如手套箱这样的部件,27个组成零件都必须根据各自的设计和材质特征经过2至4种检测,仅一个手套箱就需要经过包括气味、85摄氏度持续100小时耐热性、从严寒到酷暑的气候交变、240小时的光照老化等60多项测试。而油箱盖这样更简单的零件,也要通过奥迪制订的多达3,000次开合实验的标准,这意味着如果每三天加一次油,正常情况下,这个油箱盖至少可保证25年不损坏。
总之,奥迪A4L在设计、功能、技术和品质上重新定义了国产高档B级车,也为竞争对手树立了标杆。
精准营销的成就与未来发展
在强大产品力的基础上,成功的关键将取决于营销,而在手段繁多的营销措施中,产品的定位和价格最为关键。
奥迪A4L的定位——“一款完美融合运动与舒适的高档中型轿车”精确地反映了产品的特点,也与其“事业蓬勃发展、充满激情活力、追求平衡人生的主流进取精英”的用户定位高度吻合,为一系列成功的营销奠定了基础。
奥迪公关部经理金新展示了一张图表,是奥迪A4L和对手奔驰宝马车型之间的价格比较,从去年的六月份到今年五月份,奥迪A4L的价格最为稳定,下降幅度仅为4.8,而降幅最大的是奔驰E,下降幅度超过17%。奥迪A4L月销量则先后突破3,000辆、4,000辆、5,000辆乃至7,000辆大关,为两个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之和。金新谈到这点时候说,没有人愿意自己刚买的车子不久就降价跳水。
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奥迪依然是中高级车的老大。当业内人士有人为对手的迅猛发展咄咄逼人咋舌,同时为奥迪在华豪车的王座稳定性担忧的时候,奥迪选择用销量与品质说话。
在以A4L为代表的B级豪华车奥迪依然有先发优势,但是有一点不得不提出,奥迪在取得当前成就的时候必须为自己销量的“王座”稳固程度做更长远的打算。宝马在经过一段血肉横飞的价格跳水之后已经逐步找到了自己产品价格的最佳定位;而奔驰的混乱的价格体系在广被诟病之后,也正在酝酿大刀阔斧的一轮渠道大变革。在对手如此来势汹汹的激进追赶之下,品牌并不占优的奥迪必须更加清醒而谨慎,制定更为长远的应对之策。
毕竟,在中国这个复杂的大市场,作为领跑人,你的前面是缺乏模范和参考者的,因此必须付出更多艰辛努力,也需要更多的勇气胆略。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