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博们急寻中国稻草 新合资风险骤增
付辉
中国汽车市场成为跨国汽车公司全球扩张的东方乐土。
摇摇欲坠的萨博汽车,在决意到中国寻求摆脱困境的机会时,它受到了热捧,诸多中国本土的整车制造商纷纷作争抢状。在依托合资的中国,这样的现象并不鲜见。以近3年市场观察,但凡有跨国品牌意欲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中国本土的整车制造商莫不表现出如此态势。
2011年6月21日,有关捷豹与路虎品牌在中国寻求合资伙伴一事有了最新的进展。在其与长城汽车的合资未果之后,其他两家中国本土的整车制造商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再次出现了争抢。参与此事的人士认为,这样的现状让捷豹与路虎有了足够的筹码。种种迹象表明,做出争抢状的两家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分别是奇瑞与吉利。
中国汽车在经过30余年市场换技术的合资后,合资依然是其最重要的发展方式。而面对庞大的中国汽车市场,跨国汽车品牌都在中国有或大或小的市场空间。所以,欧美、日韩等大型跨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实现合资生产后,其他的跨国品牌再次掀起进入中国市场的热潮。萨博、捷豹、路虎、斯巴鲁等品牌,都对中国汽车市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合资,再合资
政经环境的不稳定性,使得全球汽车市场相应出现了波动。其中,美国、西欧市场表现得尤为明显。虽然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已经连续两月下滑,但相较于全球其他市场,中国汽车市场依然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市场。因之,尚没有进入中国的跨国汽车品牌都在加快进入中国市场。
继斯巴鲁、萨博品牌与中国本土的整车制造商确立合资意向后,捷豹于路虎等尚没有在中国实现本土化生产的品牌也在寻求各种机会。与捷豹和路虎而言,先前一直被视作最佳合资伙伴的长城汽车,并没有对这起合作表现出明确的态度。表面上,事情处于停滞状态。实际上,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表现得比捷豹与路虎更为着急,他们希望能获得与捷豹和路虎合资
的机会。
本报汽车研究院获取的综合信息表明,现在奇瑞与吉利汽车对与捷豹和路虎合资表现出较强烈的欲望。在此之前,奇瑞汽车已经确立了与斯巴鲁汽车的合资,吉利汽车已经完成了对沃尔沃汽车的收购。在中国汽车市场挣扎了数年之后,与跨国汽车制造商合作成为其中国事业的强心剂。
这几起合资与合作事件,是中国汽车新一轮合资的延续。在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后,中国已有的合资公司都进行了产能方面的扩张,这基本与中国汽车领域的十二五规划紧密相连。与此同时,中国本土的整车制造商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布局,其中北汽与长安表现得最为突出。伴随于此的是,新的合资浪潮。长安集团与标致和雪铁龙建立了新合资公司,长安与马自达的合资公司处于审批中,奇瑞与斯巴鲁确立合资关系。
30余年来,合资一直是并且仍将是中国汽车发展的主力。
合资风险骤增
最近较为突出的合资事件,当数围绕萨博汽车的争抢。
当萨博汽车因为拖欠零部件供应商的账款越来越多时,这家瑞典汽车制造商的零部件供应商不再为其供货,这直接导致了萨博汽车的停产。之后,萨博汽车辗转到中国寻求支持。继与华泰汽车的合作失败后,庞大与青年汽车成为这家整车制造商的合伙伙伴。
不过,因为萨博亏空已久,在庞大与青年注资后,它仍旧不能回复正常营运。2011年6月21日,萨博在瑞典南部的工厂再次被迫停工两周。停工原因同是因为拖欠零部件供应商账款,导致零部件制造商不再为其供货。在次之前的2011年6月15日,俄罗斯金融家弗拉基米尔·安东诺放弃了同瑞典政府签订的萨博地产和工厂的售后租回协议。这让萨博的融资之路再添变数。迄今为止,萨博汽车尚未拿出起死回生的计划。
其他急于打开中国市场的跨国汽车制造商,虽然没有面临如萨博一样的资金压力,但他们的品牌力与产品力相对较弱,在狭小的细分市场,这些品牌的产品可以有一定的销量。这些销量是否能支撑他们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无论是中方还是外方都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明。
于这些跨国品牌而言,中国确是改变其命运的市场。但对于中国本土的整车制造商而言,这些跨国品牌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其面对的压力,还是未知数。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成立合资公司所承担的风险,正在进一步增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