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车企不要揠苗助长
张耀东
近日,参加了一个由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组委会主办的自主品牌论坛,听到了许多业内资深人士对自主品牌发展的建议,归结为一个字:急。有为政府部门举措不得力着急、有对车企“怒其不争”的,也有为自主品牌欠缺好的舆论环境而扼腕的。
的确,自主品牌车企形式严峻。今年5月,CPI上升了5.5%,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下滑了5.91%,一升一降之间,自主品牌车企之忧不言而喻。导致这一问题错中复杂,不是着急和抱怨就能解决的。
汽车是工业产业的明珠,在我国总体工业体系、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都没有完善之前,单独要求自主品牌汽车异军突起是不现实的。况且,汽车是大众消费品,舆论和政策可以要求消费者支持民族汽车工业,但不能强求老百姓去买那些品质和技术尚有明显欠缺的自主品牌车型。这并不是爱不爱国的问题。
自主品牌汽车的问题,表面上看是自主创新能力,深层次是创新土壤和意识的问题。可以说,目前的技术创新,缺乏强有力的市场土壤和产业土壤,更缺乏一种“不走寻常路”的精神土壤。
自主品牌车企管理者们,最喜欢说的是路线,表明自己是欧洲风格或者日系路线。这是一种强烈的路径依赖。而欧美日车企留下空隙只有低质低价这一条路。
摆脱路径依赖,首先就要别急,不要揠苗助长。各车企做自主品牌一窝蜂,重复建设、内部竞争严重。而是要找准方向、摆脱地方利益束缚,将资源倾斜到真正有实力、有梦想的车企中,让他们有戒骄戒躁的发展空间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