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斯巴鲁已成定局 奇瑞坚守自主底线
日前,有消息称富士重工已“原则上同意”与奇瑞汽车联手国产斯巴鲁汽车。
据悉,奇瑞汽车以及富士重工已经就斯巴鲁汽车在大连的生产条件以及生产环境达成共识,目前正在寻求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可和批准。斯巴鲁(中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斯巴鲁在华合资事宜在进展中,目前不便透露。奇瑞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金弋波也回应记者称,目前尚无明确消息。
业内分析师表示,奇瑞和斯巴鲁合资项目的成功几率比较高,“即使政策开始收紧对合资及建厂扩产的审批,但奇瑞的国资背景以及独特的自主品牌地位都会让政策开个小口子。”相对于华泰汽车与萨博的闪婚闪离以及庞大汽贸与萨博的卿卿我我,该人士评价称,奇瑞和斯巴鲁的联姻要“更靠谱”。
虽然斯巴鲁和奇瑞双方对此均表示沉默,但显然双方已经在某些条件上达成了一致意见,“目前,双方应该是在等待发改委的审批,”一位汽车分析师称,在等待过程中,双方会在争议比较多的首款国产车型以及渠道整合上进行磋商,一待审批过关,项目会马上启动。
小众品牌的大市场
作为一个小众汽车品牌,斯巴鲁近年来在华表现相当出色。据了解,斯巴鲁2009年在中国的销量同比增长了85%,超过3.5万辆,而2010年斯巴鲁在华销售达到5.7万辆,同比增长62.9%,增幅位居进口车市场前列。如果按照此前斯巴鲁市场企划部部长高桥一哉关于“销量将成为决定斯巴鲁是否国产最主要的因素”的表述,斯巴鲁制定的2010年5万辆的在华销量任务也已达到了其选择国产的设定标准。
国产化显然已经成为了斯巴鲁的主要课题之一,“要谋求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市场的更大份额,国产化是唯一的途径,”业内人士分析称,以合资的方式加快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是包括斯巴鲁在内的一批小众国际汽车品牌目前的主要战略。而据消息人士称,日本大地震并没有阻止灾后复产的富士重工的国产化步伐。今年4月1日,日本富士重工成立中国战略计划准备室,专门负责其在华国产计划的运筹事宜,该项目由富士重工社长森郁夫直接负责。
据日本媒体报道,富士重工和奇瑞已经确定在中国建立300亿日元熀4.56亿美元的工厂,一期产量将达到5万辆,其后产量将达至15万辆。此前,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曾透露在大连建厂的目的是可以利用大连港(601880)的运输优势,以方便奇瑞产品出口。不过,此次与斯巴鲁的合资若有结果,该工厂将转而成为斯巴鲁的国产化生产基地。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外品牌纷纷抢滩中国市场,是看中它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哪怕赶上“末班车”,也是“不虚此行”。但近期包括长城、庞大、奇瑞等多家企业频频传出合资消息,未来在政府审批方面,恐怕将面临挑战。
奇瑞不要“拿来主义”
斯巴鲁的合资“绯闻”贯穿了整个2010年,和那些国际大品牌相比,斯巴鲁绝对称得上是“小众”,可就是这样一个小众的品牌,竟然成为了众多国内车企追逐的对象,上汽、北汽、江淮、力帆,当然还有奇瑞,国资背景、民营企业纷纷伸出橄榄枝,一时之间斯巴鲁实现了“从草鸡变凤凰”的蜕变。
但在奇瑞看来,这样的合资机会虽然难得,但也不必委曲求全。奇瑞内部人士对记者称,“奇瑞在自主研发这块已经有了很好的技术基础,并不需要仰人鼻息或者是借鸡下蛋。”不过,对于斯巴鲁的水平对置技术,奇瑞还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们不排斥任何一种技术、新技术或者成熟的技术,斯巴鲁的技术有其独特之处,我们有必要学习。”合资显然是学习的最好途径,“我们不能仅仅是拿来主义,不做消化吸收,只做个代工,这不是我们(合资)的初衷。”
一位资深汽车专家表示:目前业内频频传出自主品牌寻求合作,找寻外资品牌,对此大家惊呼“自主品牌正在消亡”,这个观点有失偏颇。他解释说:自主发展有多个维度、多个层面的概念,包括原始发展、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发展、合资合作发展。自主车企寻求合作伙伴,提升品牌实力,源自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符合自主发展精神。
虽然斯巴鲁还被归于“小众”之列,但奇瑞认为与斯巴鲁的合作很大程度上会提升奇瑞在中高端品牌营销方面的能力。此前,鉴于奇瑞在中高端品牌经营运作不得力,威麟事业部被取消,该事业部原总经理杨波憾而离职。而斯巴鲁的到来,或许正可以让奇瑞补足这一块短板。另外,和斯巴鲁的合资项目,有利于保持奇瑞在国内市场的地位,特别是提升其盈利能力和规模。此外,在正式合作之后,奇瑞与斯巴鲁将组建新的销售网络,“会选择有实力的奇瑞经销商加盟新网络,进行双品牌经营”。
如果此项交易成功达成,斯巴鲁将充分分享到中国汽车市场迅速发展的良好机会,因此,“斯巴鲁急需赶上国内其他对手的脚步”。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