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做执着的先行者 与产业周期的赛跑
2009年春天,全国媒体前往吉利汽车参观访问,在这个时点上,很多人问李书福一个问题,听说有中国企业要收购瑞典轿车企业沃尔沃,他有何看法,吉利会不会参与其中。李书福当时回答,不会,因为瑞典的人力成本太高,这个国家已经不适合从事汽车制造业。
彼时,业界正在流传中国汽车企业,包括吉利、长安、奇瑞、北汽等众多企业收购沃尔沃。李书福虽然回答的斩钉截铁,但实际情况是,彼时李书福已经获得了相关部门的支持函,也请好了顾问团队,收购一事是箭在弦上,他只是在媒体跟前虚晃了一枪。
执着的浙江人
时隔两年后,李书福再也不用向外界掩饰收购的意图,沃尔沃已经成了名下资产的一部分,中国区的战略也在稳步推进中,长时间的追逐有了结果。
李书福作为一名精明的浙江商人,他身上有许多特质与任何一位浙江商人互通,这其中之一就是对锁定的目标从不放弃。在收购沃尔沃的过程中,随时随地都遇到困难,其中任何一项都可以将交易逼进死胡同,现在看来,这些危险都一一被李书福克服了。
融资有困难,他和投行几乎找遍了国内外的基金、银行,最后锁定国内的三个地方政府;知识产权有困难,他们和福特进行了艰苦的拉锯战,既有拍桌子、唱红脸的时候,也有动感情,唱白脸的时候;工会方面有困难,李书福几次赴哥德堡,约见工会代表,他对他们直接表白,“我爱你”。李书福在收购沃尔沃的过程中,可谓用尽了浑身解数。
李书福第一次表露收购沃尔沃的想法是在2002年,他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表达了这个想法,但是一位接近李书福的人称,董事长总有很多想法,当时吉利还很小,没人把这番豪言壮语当真。是金融危机和不断走低的美国汽车业,给了李书福机会,2007年初,穆拉利从波音来到福特担任CEO,随即提出了“One Ford”的战略,决定出售旗下包括沃尔沃在内的多个品牌。
密切关注沃尔沃的李书福立刻出手,2007年9月,福特美国总部收到一封挂号信,李书福通过公关公司向福特阐明了收购沃尔沃的想法。所以,对整个行业始终保持热切的关注,同时,充满了激情与想象力,这是李书福能够在这场收购战役中最终取胜的关键。
参与收购的多位成员都不约而同的这样描绘李书福,一个精力过人的人,一个愿意采纳各种意见的人,一个极为聪明、敢下决定的人。
在密集的商务访问后,只有一个人还能精力过剩地和团队畅谈梦想;在枯燥的谈判后,只有一个人还苦口婆心地劝大家更进一步;这个人就是李书福。因此,当收购沃尔沃进行到最后,李书福把“一个人”的事业变成“400人”的事业,全球包括投行、律所、财经公关等,有400人在为这项并购交易服务。成为中国有史以来,对外最为复杂的并购交易之一。
政府公关能力
除了那股子执着劲,与众多浙江商人一样,他们对政府资源的善用,也为成功打下了基础。
吉利作为1997年就进入汽车制造业的企业,它在政府关系的维护方面下了大力气。作为进入门槛很高的行业,吉利发展壮大的过程几乎就是与各级政府公关、交涉、沟通的过程,当然按照李书福的话讲,“是不断碰壁的过程。”
上述过程造就了吉利卓越的政府运作能力,这一点从其在中国各地开建的多个汽车产业基地就可见一斑。吉利在成都、济南、湘潭、兰州拥有基地,而在成都和大庆,未来的沃尔沃生产基地也在规划中。
2010年,中国汽车企业把产销推上了1800万辆的高峰,在这个背景下,国家新的汽车产业政策规划,对于新的汽车项目,立项抓得很严,对于产能的扩张,审批也愈加审慎。吉利凭借扎实的政府关系,在融资渠道等各个方面上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地方政府选择对汽车产业的支持,汽车产业链条长,带动效应好,安排就业人数多,附加值大。从现阶段来看,汽车产业是明显的“好”项目。
与产业周期在赛跑
今年,吉利收到新年大礼,中国汽车业史上最大的并购达成,中国区战略已经公布,沃尔沃在国内的工厂已经落地,沃尔沃甚至成为了中国“两会”用车,取得了与奥迪比肩的地位。
不过,这只是刚刚开始,对于沃尔沃来说“委身”吉利后到底命运如何,成为最关键的问题。
福特从2006年以来的3年多时间,损失了300亿美元,也许这位谈判对手经历是吉利的一面镜子。10年前,福特在为销售规模而肆意扩大着自己的产品线;同时,对于欧洲市场,这家美国生产商准备不足,整个欧洲汽车消费处在衰退中,福特并没有带来什么经营上的新意。
相同的事情,也发生在渴望规模扩张的中国汽车生产商身上。不过,吉利可以宽心的是,他们为沃尔沃找到了一个正在极速膨胀的市场——中国,在这里千人汽车拥有量仅为23辆,好像未开垦的处女地。
无论从品牌、技术、渠道的角度来看,吉利收购沃尔沃都是好买卖,不过,蛇吞象的消化问题仍然是隐忧,在经历了2008年的短暂低迷后,中国汽车市场进入了上升周期,不过,随着2009年,2010年的放量,2011年被普遍认为是调整年。
沟通中,李书福提到最多的词就是“放虎归山”,即用中国庞大的需求来托起沃尔沃全球的盈利预期。
从汽车产业的经济周期来看,在中国大约是5年,上一次调整可以追溯到2004年,再向上推演到1999年左右。一个产业周期开始时,表现为大量投资,产能布局,品牌重塑,新品加快投放,以及此后很长时间的投入回报期。
如此之长的产业周期极端考验企业战略规划能力,对市场的预判能力,以及抵御各种变素的能力,在这一点上,吉利和李书福都是中国汽车市场的老运动员,他们深谙这里的规律。
吉利以经济型产品起家,虽然利润较少,不过增长快速的中国市场,让它在现金流上显得十分宽裕。但在2007年,吉利提出了转型,由拼价格的困境中走出来,这一举措确保了吉利安度此后的金融危机,并为此后收购沃尔沃积累了资金。
虽然,让沃尔沃在国内市场成为主流豪华品牌仍需时日,不过,凭借李书福为沃尔沃已经准备的一切,这场与产业周期的赛跑应该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