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评论>正文

“狭义公车”与“广义费用”

http://auto.sina.com.cn   2011年04月09日 09:40   经济观察报  张耀东 字号:

  张耀东

  公车改革,看来是要真正启动了。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反复强调着公车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在去年底,施出“限”、“管”、“建”三大法宝治理“首堵”问题的北京市首当其冲。原因之一是,在网上,不断有人呼吁北京市公开公车数量以及运行费用,理由是,北京的交通问题有一部分是由公车和特权车过多造成的。

  于是,上周,北京市财政局公布了所辖公车数量。但这一开国内先河的开明之举,仍然引来了众多猜测和不信任。很多网友认为,62026辆这一数字偏低,甚至有人猜测说,北京的公车数量为70万辆左右。

  这让北京市财务局不得不再次出面解释说,公车被分为“小口径范围”公车和“大口径范围”公车两类。而此次公布的数字只是“小口径范围”公车,即北京市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公务用车,而不包括国有企业、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等。也就是说,62026辆还只是一个狭义范畴的公车数字,尽管其从绝对值上讲,已经超过了北京汽车保有量的1%。

  但是,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包括新华社这样的权威媒体,都发表评论称,应该统一公车的划分标准,不应仅仅是“狭义”的范畴。

  我倒是觉得,相较于数量,每年用于维护、使用、购买公车的费用更值得关注,因为这样就可以知晓每辆公车平均的运行费用。不过,这次北京市并没有公布这一数字。按照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规定,公民理应有权利去申请查阅此项费用。

  公车的问题由来已久。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媒体和网友们拿出来说事。对公车不满意,很大程度上是信息不透明造成的。而要解决公车问题,在公开信息的前提下,至少应该做到合理采购、合理使用、运行管理三个方面。

  首先是采购的问题。我国对于公车采购有着明确的排量、价格限制,而且限制越来越严。目前传出的信息是,一般公车的采购标准将由2.0升、25万元下调为1.8升、18万元。但为什么还有非议呢?

  原因或许有二。一是违规、超标配车的问题,个别地方打政策擦边球,想办法多配车、配好车,日积月累,公车的数量和型号就变成了不愿对外人道的 “秘密”。二是,自主品牌的问题,政府公务员乘坐本国生产的汽车,是很多国家不成文的惯例,因此,也有人希望我国公车采购也能如此。但出于种种原因,自主品牌的轿车在短时间内还难以大规模进入国家乃至省市政府的大门。

  其次,合理、合法使用的问题。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特权车过多、公车私用现象泛滥。近年来,不时有人拍下在学校、商场门口接送家人的公车照片,发到网上。而在路上,更是时常见到那些不遵守交通法规、“我自横冲直撞,任由身后喇叭一片”的特权车。在我们这个讲究人情的社会里,时间久了,也就见怪不怪了。以至于,有些宣传报道中,把拒绝公车私用当作好人好事宣传。

  合理合法使用公车的问题,不是简单地靠人治和道德约束就能解决的,这需要公车改革的制度和法制约束。

  再有就是公车运行管理的问题,特别是费用。媒体和网络上,不时地出现一些“未经证实”的数字,比较广泛的说法是,一辆公车平均每年的使用成本为10万元。具体是多少还有待有关部门进一步的信息公开。但有个有趣的案例是,曾听一位高端品牌经销商负责人得意洋洋地讲起过他所做的“精品装饰”生意,在他看来,给那些限价购买来的公车做增加配置业务有着广阔的前景,而且所谓的“精品装饰”,并不仅限于汽车,基本上是客户需要什么,就去买什么。这或许是个例,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公车使用费用是大概念,不仅仅是油费、维修费用还包括一系列隐形开销,希望这次公布“狭义公车”的有关部门,在年内发布公车费用是一个 “广义费用”,而不是“狭义”的。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编辑:雪宁)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