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开局:汽车业亟待完成民生使命
王 超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汽车业也步入了由大而强的关键时期。进入21世纪的十年来,中国汽车狂飙突进的景象令全球汽车业艳羡,低廉的人力成本和旺盛的市场需求催生出巨大的规模效应,跨国车企扎堆淘金的景象在全球难得一见。据统计,到2015年“十二五”结束之时,我国30家主要汽车企业集团规划产能为3124万辆,加上五年内新建产能及未统计的数字,届时中国汽车产能规模将超过4000万辆。如何消化和利用这4000万辆产能,将成为摆在中国车业面前的难题。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对汽车产业规模的期盼与兴奋明显不如往年,业界关注的重点,已从对产销大国的数字预测,转变为对汽车推动民生效果的关注。未来五到十年,中国汽车业实现全球规模第一将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但这五到十年,也是中国汽车发生质的飞跃的重要机会。
即将出台的汽车业“十二五”规划,将为中国汽车业的关键五年定下基调。据记者了解,规划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品牌、车企兼并重组、新能源与环保政策、汽车出口、汽车消费政策等方面都有所涉及。从现阶段看,车企们关注的仍是炙手可热的市场需求,以及未来的产能扩张进度,这与规划“重质不重量”的要求形成了矛盾。
根据目前对规划草案的披露,总体目标是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具体方向是一方面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节能汽车,另一方面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来解决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
在今年两会上,增强民生幸福已成为远比经济增长更重要的共识。在汽车业“十二五”规划中,保障和改善“汽车社会”的民生也远远超过了汽车消费增长的重要性。这也让发展节能汽车、整治交通拥堵、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汽车与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成为规划着重关注的问题。
伴随着汽车业“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新修订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和一度难产的汽车“三包”规定等都进入了发布倒计时。
种种迹象表明,2011年将成为汽车行业的政策调整年和民生改善年,政策调整主要是为民生改善服务,而经过“十二五”长达五年的过渡,中国汽车社会也将进入一个和谐的发展期。
从汽车业现状来看,汽车从业者对收入分配不公、社会保障不足的抱怨与争议,汽车消费者由于质量法规不健全造成对汽车产品的不信任,非汽车消费人群对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的不满情绪,对汽车社会的和谐发展构成了压力。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认为,中国要想创造世界名牌,企业要实现转型升级目标,首先要把社会大环境和企业环境协调好,特别要把一线劳动者的各项权益落实好,包括养老福利、社会保险、医疗体制、居住保障、技能教育等,在提高一线劳动者经济地位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荣誉感。
生产汽车的人也要买得起车,在中国汽车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低廉的人力成本早已不是吸引外资的优势。在我国逐步减少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的同时,更要扭转他们的用工意识,端正他们对产业工人的态度。中国给了跨国车企巨大的市场机会,也应遏制他们对利润的过度攫取。
汽车质量法规的完善与消费者权益保障息息相关,近几年“召回门”事件的频出,以及业内对中外召回赔偿差距较大的争议,都促进了汽车召回法规的进一步改进。而有望今年出台的汽车“三包”规定,则可为越来越多的汽车消费纠纷提供依据,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杜绝从前投诉无门、质量维权难的现象。
随着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面临终结,中国汽车产业也将进入一个微妙时期。汽车作为各地GDP增长的重要产业,往往与地方政府的政绩挂钩,而在新的政策推动下,唯规模是瞻的惯性思路必须被扭转。“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致力于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是这个时期的重中之重。这样的宏观经济走向,也将对各地汽车产业调整思路产生影响。
在今年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了“改造提升制造业”,以及“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汽车产业来说,加大自主品牌投入,促进核心技术研发,仍是“十二五”的重要方向;而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能源汽车,也将对未来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成,起到重要作用。
汽车社会民生幸福与和谐发展的重要程度,已远远超过产业规模效应和经济增长指标。提升汽车产业工人的幸福感,缩小有车族与无车族的身份差距,借力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解决环境恶化问题,借助公共交通设施的完善改善道路拥堵问题,在GDP稳步增长的同时,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传统工业化模式,改变汽车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这些才是汽车业“十二五”规划的重中之重。
随着中国汽车业的加速转型,“十一五”期间没有完成的民生使命,将在“十二五”时期向目标推进。“汽车进入家庭”只是中国步入汽车社会的第一步,还有更艰巨的任务亟待人们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