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行业>正文

“C-NCAP之父”赵航:最困难时也没退缩

http://auto.sina.com.cn   2011年03月07日 07:13   大洋网-广州日报   字号:

  “我这十年”系列报道之22

  最遗憾:国内汽车企业的研发投入不够

  最困难:2008年C-NCAP遭遇质疑

  最自豪:碰上这汽车业发展最快的十年,能为汽车做点事情。

  曾几何时,国人买车最看重的就是价格、配置之类,但现在安全性已经成为车辆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其中不能不提到C-NCAP(中国新车质量评价规程)的作用。从2006年开始,C-NCAP认证所颁发出去的星级认证,几乎成了大家对这款车辆安全性的主要认识。C-NCAP的实际操刀者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简称中汽研)主任赵航被称为“C-NCAP之父”,成为中国汽车安全的第一人,在2009年中汽研与本报所举办的首届安全沙龙上,他更是发出了“不系安全带,把车做成坦克也不行!”的精彩言论。

  大刀阔斧:从事业单位到企业的转变

  赵航:“既然转制为企业,就不要扭扭捏捏。”

  中汽研员工:“我们都应该感谢赵主任,是他让我们收入倍增。”

  1982年,赵航从吉林工业大学汽车专业毕业,1987年赵航从军事交通学院转业进入汽车行业,也相当于“被安排”与汽车结缘,过去的十年,赵航认为是汽车产业发展最快的十年(从百万辆到千万辆,建立了汽车法规),更是他职业生涯的“巅峰十年”。

  从中国汽车研究中心的名字来看,更像是事业单位,此前它确实扮演这个角色。1999年赵航接手中汽研主任时,中汽研已从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变,政府不拨款了,又不给业务,中心曾经有一段时间就是为生存、发工资而奋斗。赵航上任主任后的第一次就职演说就提出了“以科技为先导,以行业服务为主体,以产业化为支撑”的思路,赵航认为,“既然转制为企业,就不要扭扭捏捏。”10年间,中心业务收入增长8倍,年均增长28%;利润总额增长113倍,年均增长70%。资产总额增长10倍,年均增长30%。科技投入增长73倍,年均增长61%。员工从500多名增加到2000多人,并形成了遍布天津、北京、上海、武汉、宁波等地的业务服务网络。2010年,中汽研收入达到14亿元,利润4亿元,利润率甚至比不少整车厂还要高。“我们都应该感谢赵主任,是他让我们收入倍增。”中汽研一员工称。

  十二五期间,中汽研还投资18亿兴建中心新园区,建设世界一流的实验室,这让赵航很自豪,相当于弥补以前的科技短板。这些实验室建成后能更好地为汽车行业做服务,达到良性循环的局面。

  关键转折:拍板上马C-NCAP

  赵航:中汽研一年2000万元的投资是值得的,C-NCAP一下让中汽研的名声大振,即使2000万元做广告也达不到这种效果。

  从事业单位转制成科技型企业的中汽研旗下已经有“国际汽车论坛”、“安全论坛”等多品牌,但真正给中汽研带来声誉还是C-NCAP。实际上,C-NCAP2006年也是“被迫”上马的。当时给赵航的触动是,国内汽车出口到国外市场时,碰撞不达标,出现所谓“碰撞门”,国内的车普遍低于国家标准,而国际品牌则是普遍高于其国内标准,中汽研就想制定一个标准(即NCAP),让企业来竞赛,提升水平。中汽研还在论证C-NCAP可行性时,清华大学已经召集厂家开会,并发布消息要做NCAP。清华的做法是让澳大利亚一家大陆保险公司出资做试验室,让企业拿车过来碰撞,企业交试验费,相当于一种商业行为。

  “这相当于评价主权在澳大利亚手中。”赵航说,“这不行,要不,我们拿2000万出来做试验。”但要做C-NCAP,仅实验室改造就要1500万元。而当时,中汽研一年的利润也就是7000万元,一下拿出两三千万元来,到底值不值?中汽研内部意见并不统一,赵航力主上马“我们自己掏钱干,要有压倒性优势。”当时,赵航还代表中国去东京参加世界NCAP(新车评价规程)大会,他对NCAP主席说,如果澳大利亚公司可以做中国的C-NCAP,中国也可以做日本的,只要买来一辆车碰一下,马上宣布成绩,那么世界的NCAP就没意义了。

  中汽研一年2000万元的投资是值得的,C-NCAP一下让中汽研的名声大振,“即使2000万元做广告也达不到这种效果。”赵航曾对记者称。其实,中汽研在行业里一直是有名的,C-NCAP最终目的就是让汽车厂商、广大消费者都认识到汽车安全的重要性。赵航也坦承,没想到C-NCAP能带来那么大的影响。

  未来:顶住压力 决不退缩

  赵航:“打电话不接,请吃饭不去。如果不保证公正性和独立性,C-NCAP就没有生命力了。”

  C-NCAP给中汽研带来巨大声誉,但也给赵航带来了极大的烦恼。2008年,从央视开始质疑C-NCAP的公正性开始,全国媒体的介入,造成了C-NCAP空前的一场危机,甚至有媒体将中汽研比作另一个“牙防组”。但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赵航也没有悲观,“如果是商业行为,谁会白白掏2000万元来做实验?”赵航说,“通过一正一反的炒作,名声大振,现在都没有人不知道C-NCAP了。”他在困难的时候也没有退缩,因为在C-NCAP的过程中,没有个人的私利,也没有中汽研的私利,他坚信能胜利,并采用了一套方案来应对,并成功地扭转了局面。

  当然,在C-NCAP过程中,中汽研也会面临成绩不好企业的公关,甚至还有大企业的老板打电话来说情。“打电话不接,请吃饭不去。”赵航说,“就我顶着,如果不保证公正性和独立性,C-NCAP就没有生命力了。”赵航表示,在C-NCAP不退让的前提下,中汽研和厂家还有其他不少业务,可以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还可以加强合作。

  赵航坦承,中汽研就维持现状,日子也过得不错,但不能这样混日子。耗资18亿元的新园区投入使用后,中汽研将迎来新的飞跃,现年56岁的赵航工作会更加忙碌,他甚至没有考虑退休的问题,不过他希望自己退休后能环游世界。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编辑:郝玥)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