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外观察
今年6月,与美国政府500亿美元的救助资金一起来到通用汽车的,还有一位新董事长ED Whitacre(爱德华惠特克)。
这位被美国政府财政部“钦定”的高管,无疑是来监督500亿国有资产在这家企业是被如何利用的。惠特克此前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不论业内如何质疑让一个非汽车行业的人来管汽车是不合适的,但美国财政部显然并不愿意理会这些评论。
奥巴马在为通用汽车掏腰包的时候表示:“美国政府将作为‘被动’投资人,只参与影响财务健康和有关盈利前景的重大事宜决策,对日常运营将采取不插手的态度。”
但后来,惠特克的所作所为显然并不像奥巴马表述的那样。作为财政部派下来的“国家干部”,惠特克的话语权在通用汽车被无限放大,他代表着政府的意志:让通用起死回生,以便让美国政府可以尽快从这个梦魇中脱身。
对于奥巴马来说,用纳税人的钱去救助一个企业,已经遭到了颇多指责,如果效果不好,他将有一个不甚良好的案底,甚至会影响到下届总统竞选,下一任民调。美国人调侃GM(通用汽车)是GOVERNMENTMOTOR(美国汽车),嘲笑通用汽车成为了国有企业。然而,奥巴马却认为,在经济危机深入的时刻,他必须做出新的尝试。
2009年6月1日,通用汽车申请破产保护。根据美国政府的计划,美国政府在通用汽车整个破产过程中将再注资300亿美元,对“新通用”持股比例上升至60%,12.5%由加拿大政府所有,17.5% 由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所有,无担保债权人持有10%。
奥巴马自己的解释是,在当前的经济危机下,政府必须接手这些有危险的私有企业,对他们进行国有化,鉴于这些企业的竞争力,全国经济是否取得恢复都得依赖他们的存在。对此《纽约时报》将其称为一场将美国资本主义的标志国有化的赌局。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美国的私有制经济制度曾经创造了神话,美国经济迅速腾飞。然而,1933年的经济危机,也让罗斯福政府有了决策上的大转变。罗斯福“新政”,就是从传统的“小政府”向“大政府”转向,由政府少管事转变成政府多管事。罗斯福政府也接管了一些大企业,后来又予以归还。
但无论如何,国家资本主义还是将美国从那次经济危机中拯救了出来。
经济危机再次降临,奥巴马政府又强调了政府的作用。2月10日,奥巴马宣布的政府金融救援计划中,首次提出了一个新鲜词——“公私合营”。3月23日,美国财政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美联储又联手宣布“公共-私人投资项目”,该项目就是通过“公私合作”来消化金融机构5000亿美元的“有毒资产”。
奥巴马此次执行国有化的深度如何,还未可知。但“国有”的衍生物已经产生。
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政府一旦介入,就很难退出。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埃斯瓦尔普拉萨德表示,当有隐性的政府担保时,消费者和投资者都对企业有信心。然而这一出自政府背后支持的效果很难衡量,这就存在政府退出时“高估”通用健康状况的风险。
“这些反对之声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毕竟西方经济都是以自由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我个人也认为奥巴马政府的‘国有’只是权宜之计,待经济恢复,他还会让企业回到自由市场的,但这种‘苗头’还是值得研究的。”一咨询公司高层如是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