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住房一样,汽车已经被中国的城市中产阶级纳入日常生活程序,除却功能以外,汽车更多的是被这个新兴阶层作为身份标榜的品牌消费。从自行车、摩托车到四个轮子的汽车,一场以轮子数和排气量定义的阶层划分标准催生了汽车行业的蓬勃轰鸣。
任何事物一旦以破竹之态加速,势必跟随产生泥沙俱下的副产品。在每年近1000万销量的庞大基数上,问题的发生自然无法规避,于是赚钱与维权的两级对峙一再波澜迭起。尤其是当作为诉苦日的3·15到来之际,消费者剑拔弩张扬眉吐气,汽车厂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本应鱼水共生的相互依赖关系,演变成猫与老鼠的敌对关系。设立“3·15”并非纯粹是给车商、消费者一个算总账的日子,我们更不希望车商与消费者的积年恩怨都在这一天进行一次性清算,而在下一年则继续积累。
质变于内,买与卖的关系如同欢喜冤家,已经成为一个“先君子后小人”的典型模式,买的没有卖的精,当利益成为商家的第一追求时,消费者被轻轻地纳入圈套或不平等条约内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美轮美奂的广告,漫天飞舞的科技名词,拍着胸脯的保证……对一个上帝的忠诚度,如果没有制度保障或失信的巨大损益,其背后肯定是对忠诚换取利益的阴险笑容。
在一个商业道德健全或部健全的行业内,市场竞争导致的物竞天择是最公平的裁判。服务一词概念化或教条化很容易,每个商家都可以使之口头禅化,但是对服务的评判要消费者投票来定。
3·15是个敏感的日子,这本身就不正常。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或行业,要么没有3·15,要么天天3·15,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地来理顺一种常态化的买卖关系。
在汽车这个如此巨大的市场上,每年哪怕有1%的汽车消费者碰到问题都是一个不可小觑的数目。这不是3·15能解决的问题链条,对3·15的功能阐述,应该由政府相关部门和市场规律一起生效完成。现在,很多经销商和厂家都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这是一种良性循环的开始。我们不希望看到在和谐社会里买大件东西一定要带着运气去碰。 王冰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