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巴菲特”以十八亿强势收购比亚迪股份,继而“麦克库姆斯”又斥资一亿美元入股华晨汽车,一时间使国内自主汽车又有了新的血液输入。尽管现在的国内外汽车行情有些扑朔迷离,但外资的强势涌入,还是有些不同凡响。按照外方的解释,这是看重国内自主汽车的巨大潜力……。为此,不管人们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这种观念,自主发展已到了非常关键时期,确实是不争的现实。
就自主企业的发展而言,资金链的不完善,一直是影响其稳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哪种自主汽车的发展模式,都或多或少的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这里面就必然会涉及到,要么近似刻薄地进行生产成本优化,要么就得勒紧裤腰带在市场上竞争,这些都是由于资金链不能很轻易衔接好所造成的影响。而从另一方面来说,相应的政策鼓励与整体保障的不突出,也是造成自主企业在很多方面难以为继的主因。所以,外资的有效进入,姑且不讨论其目的性何在,单就一个能起到的带动作用本身,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能引来外在资本的进入,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主要在于国外在资本的进入,势必将从国际经营的角度,突破了自主企业以往针对国内市场过重、对国际市场不足认识误区。尽管这些资本,并非延续一贯的汽车模式走入,但就市场经营与竞争来说,往往存在着大同小异的模式,这就从侧面形成了对自主汽车产品的新利好。同样,弱点也有必要客观意识到,汽车作为集成性很强的大宗产品,无论是对国内、还是对国际,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概念。且不说,外来资金的进入是在什么情况下得来的,单纯一个金融风暴背景,就足以让我们时刻要保持其清醒的认识。这是源于自主企业需要构建新技术、更需要把握国际化发展方向所使然!如果一味地迷信所谓国际化概念,而轻易地丢失自己的话,所带来的后续影响,就不仅仅是话语权丧失这么简单了。
在企业需要从长远利益以及战略上看待这一切的同时,相关管理层面的作为,也是举足轻重的问题。尽管在经营上赋予企业绝对的自主权,但在发展与竞争的宏观控制方面,行业管理理应有相应的保障性举措,才不至于在企业把握不利的情况下,造成自主发展的过多损失。像德国早在几十年前,就针对汽车企业的利益,曾建立过包括“大众法”在内的一系列法律。目的就是保护企业在受到外来收购威胁时,能有足够的法律依据来施加有效的影响。针对国内是否有这样的机制,是否能在关键时候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们尚不得而知。但它在竞争中所起到的“定海神针”作用,已经是竞争实践中最不容忽视的保障性问题。
另外,企业在吸纳主动性资金上一个台阶的同时,也必然面临更严酷的国际化标准与要求的挑战。在这个问题上,从开发到走入国际市场,绝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他所面临的发展空间,就会不自觉地受到带有国际性质的监控和影响。任何捷径与侥幸心理的存在,要么会受到来自外方的质疑,从而造成受到额外拖累的感觉;要么在整体计划上,有更多的资金缺口不断地扩大,以至于一步步地受到外方在资金上的控制。毕竟,无论是“巴菲特”、还是“麦克库姆斯”,都不是白求恩!而是与我们自主企业要享受共同利益的国际商人。正是因为这一点,所形成的企业资金链延长,以至于很有可能在定价与营销策略上,渐渐失去自主企业的主动权。
应该说,在很多合资企业方面出现的问题,更应是自主企业发展中要引以为戒的问题。如利益的分成与惠顾消费者关系问题、自主研发与外来技术运用的参差不齐问题以及在走向国际市场方面需权衡的问题等等,都不乏是在未来具体实践中所面临到的。毋庸置疑,国内企业所赖以生存的特点,除了人力资源与成本优势以外,其它技术都会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比较中客观地落入下风。所以,在许多涉及到汽车未来的关键问题上,企业更应该有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外资的流入问题,才不至于使自己越来越被动。
客观的讲,走入国际市场既是企业所希望看到的、又是中国汽车的希望所在。通过这次与外方实质性的合作,能够加快这种企业的整体步调本身,就是很好的第一步。如果在这一良好开端的基础上,无论是行业、还是管理部门,能科学与客观地看待这种事物的优势,并能从以往的教训中及时的发现与解决问题,才不失为自主企业真正国际化发展的尝试! 本报评论员 凌然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