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车内空气质量需严防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7日 02:15  北京晨报

  苏丹红,三聚氰胺,这些只有化学专家才认识的物质一夜之间被国人所知晓。而延伸到我们购车者在选择汽车时,是否也应该留意一下车内的各种“毒素”呢?权威机构近几年来对车辆进行了不少检测,发现很多车型车内空气成分中含有不少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车内空气污染严重

  大多数消费者都知道,新房子装修时要认真挑选装修材料,以免日后持续释放出诸如甲醛等多种有害物质。实际上,在车厢这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却有着比日常居室更为密集的装饰和附属设备,因此,同样存在着大量有害气体。而且车厢内的密闭性以及内饰原料散发出的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影响更大。

  2007年11月,由北京晨报社联合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检测了超过50个品牌的汽车,经过近两个月的分批次检测后正式结束。在检测分析的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TVOC五项车内有害元素中,50款车型中有42款存在不同检测项超标问题,超标率达到82%。其中,甲醛的超标现象最为严重,93%的被测新车车内空气中所含的甲醛含量都超过室内甲醛国际限量值,此外,22%的被测新车车内空气中苯含量超标。那么,这五种常见的车内有害物质究竟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伤害?

  ◆甲醛 甲醛是原浆毒物,能与蛋白质结合,吸入高浓度甲醛后,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眼刺痛、头痛以及支气管哮喘等症状。合成树脂、表面活性剂、塑料、橡胶、皮革等材料以及消毒、熏蒸和防腐过程中均要用到甲醛。

  ◆苯 苯易挥发,是工业上应用很广的原料。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会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

  ◆甲苯 甲苯与苯相似,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甲苯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恶心、步态蹒跚、意识模糊。

  ◆二甲苯 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甲苯或二甲苯,会出现中枢神经麻醉的症状。二甲苯主要来自于合成纤维、塑料、燃料、橡胶等物质中和油漆、涂料添加剂以及胶粘剂、防水材料中。

  ◆TVOC TVOC是空气中三种有机污染物中影响较为严重的一种。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功能,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出现变态反应。

  污染源从何而来

  ●新车本身的各种配件和材料,如车内塑料、皮套等。汽车的内饰构造主要以皮质、纤维和各种工程塑料组成,而这些材料在生产时便需要使用到甲醛、苯等有害物质。有着完善质量管理系统的企业会在内饰组件出厂前进行一轮“消毒”处理,但碍于成本,并不是所有零件配套企业都会做足“消毒”的功夫。

  ●车内装饰物如毛绒玩具、塑料地毯等是造成二次污染的主要来源。市面上售卖的车内装饰物品种和材质多种多样,但大部分的车内装饰物并没有标明生产厂家以及有效的质量安全标签,可想而知这些产品的安全指数有多低。

  ●汽车发动机运转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汽油挥发物、氮氧化合物。如果车厢的密封工艺存在缺陷,汽车尾气产生有害气体将会侵入到车厢内并对人体造成影响。

  ●车内空气循环系统。空调系统缺乏适当的保养和清洁时便会积聚大量的污染物,从而影响到车内的空气质量。

  晨报记者 沈欣

  健康汽车免费测试车招募中

  为了确保这次调查的专业性以及公正性,本报将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被选车辆进行车内空气最专业的测试。车辆样本来源将由社会车辆及厂商车辆组成。

  社会车辆本报将进行免费检测。凡所购车辆生产日期不早于2008年7月1日的车主均可参与检测。每个品牌本报将设立5个检测名额,由于名额有限,所以车主需等待主办方的检测通知。

  报名方法:发送电子邮件至

  walt_shen@126.com

  或发送短信至:13552167824(只接受短信报名)

  报名时间:2008年10月7日至2008年11月20日

  本次免费检测活动组织单位北京晨报社将有专人通知被选定的车主到指定地点参与免费车内空气质量检测。●车内空气质量检测污染物项目:

  □ 甲醛 □ 苯 □ 甲苯 □ 二甲苯 □ TVOC□ 氨 □ 氡●车内污染源检测:

  □ 塑料件 □ 地毯 □ 车顶毡□ 座椅□ 胶粘剂□ 电器放热

  □ 空调积尘 □ 汽车发动机CO排放侵入

  健康汽车检测过程设置

  ●车内条件分析:

  □ 车内空间大小

  □ 车内密闭性

  □ 车内高温状态温度(未安装太阳膜状态)●检测条件描述:

  □ 露天阳光直射,空调开启,30分钟

  □ 引擎怠速运行时间:30分钟

  □ 空调最低温度最低转速启动:30分钟

  □ CD/DVD启动:30分钟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