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汽奔腾:侧翻成功背后主打极端安全营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3日 11:01  新浪汽车

  【核心提示】“十一五”汽车消费的热点是能源和环保,“十二五”计划中汽车市场消费的热点必定是安全性。目前,一汽已具备了各种研发试验室,这为未来的自主品牌的体系发展奠定了基础。头发稀疏并享受国家津贴的一汽技术中心主任李骏如是说。

  今年初,从一汽丰田锐志的“津门第一撞”到连续不断的多家自主品牌发力安全市场,在国家7月1日“双碰强制标准”的规定下,众多汽车制造企业相继打出安全牌。

  一汽奔腾葛树文称: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奔腾的安全性和市场卖点———“都市装甲车”。

  业内人士认为:一汽奔腾在数月间,连续发力将侧碰、正碰、后撞、侧翻试验展现在公众面前,意在运用一汽集团的政府采购的优势,主打“极端安全营销”王牌。

  一 葛树文:一汽奔腾是“都市装甲车”

  7月11日长春上午11点20分———新建不到一年的国家安全碰撞试验中心。

  一辆奔腾43号试验轿车,固定在一个倾斜度为23度斜角的楔形平面型的运载装置上,从距起翻点140米远的地方进行加速。在不到十秒钟时间内加速到50km/h,在遭遇侧面撞击的奔腾轿车腾空而起,在空中翻滚一圈后,四轮落地,完成了一次惊险的侧面翻转。

  43号试验轿车前挡风玻璃破碎、反光镜脱落之外,这辆奔腾轿车几乎没有出现明显变形,四门可打开,燃油泄漏为0,模拟假人无致命伤害。

  业内人士在一汽奔腾提供的资料清晰地看到:这次所设置的抗滚翻能力达到美国FMVSS208标准。

  下午,在长春“氧吧”净月潭,刚刚下线的12辆不同颜色的奔腾成了业内人士试驾的争抢对象,在雨后郁郁葱葱的松林中,一行奔腾鱼贯而行,或上坡,或下坡,沿弯道,傍水边,霎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瞬间,想起李骏讲的一句话:奔腾的环保材料可回收率达到90%,而最大的突破性在于钢板的强度提高,而奔腾所采用的高强度钢板来自于东海之滨的上海宝钢。

  7月12日上午,长春北海路国际会展中心试车场,一辆黑色一汽奔腾在时速120公里,掠过30坡度的跨板,在空中侧翻2圈后,头朝下落地,经12位身强力大的小伙子从右向左助力推翻,使试验车四轮着地。

  此时是上午9点48分,来自中央机关、国家政府采购办和省地市采购办500多位官员和部分围观的长春市民与业内人士,见证了这一时刻。

  一汽轿股总经理张丕杰称:一汽奔腾于8月18日下线,今年量产目标将调整为6000辆,目的在于做精做强,预计在9月份全国上市。

  在与张的交流中,张坦诚相见:一汽奔腾在国内B级车市场打造安全理念的初衷,是要贯彻安全第一的设计理念,在连续数月的正常试验过程中,将现场试验和数据公布于众,是一汽奔腾极端的“另类安全营销”的方法。

  他透露:这款车的重量比“马6”重30公斤,而价格要低于“马6”,但在品质和安全性要高于“马6”。

  侧翻的试验刚刚结束,另一项极限静压试验就开始了。

侧翻成功后驾驶员绕场一周

  上午10点10分,一辆奔腾车顶部加载了重达2.2吨的集装箱,这是对车身结构和车身强度安全性的考量。A、B、C立柱没有变形、前后风挡玻璃没有破碎。

  极限静压试验并未结束,集装箱上又接连上去46名体重在70公斤左右的男女,随着集装箱重量的不断增加,车辆随时被持久的势能和递加的重量压塌。

  而一汽轿股张丕杰和一汽奔腾总经理葛树文均站在集装箱顶部。而这次奔腾极限静压的策划者葛树文称:这是一次用极端试验的方式,来证明奔腾的安全性。

  奔腾在承载5.2吨的重量未变形。从侧面碰撞和翻滚试验到极限静压证明奔腾钢架的强度,从而保证车身最小的变形,给驾乘人员更大的保护空间,体现了奔腾轿车的车身强度。

  葛称:一汽奔腾对汽车车身安全的侧面碰撞、翻滚的安全隐患事故进行了苛刻的极限挑战试验。在侧面翻滚试验时,大胆引用真人进行事故模拟操作和安全伤害评测。成为国内汽车安全试验评测的标志性事件。

  二 安全背后:凹显奔腾体系竞争力

  在长春市创业大街1063号———一汽集团汽车研发技术中心。业内人士分别见证了车身试验室、MTS强震试验室、造型试验室、NVH试验室、环境仓和碰撞试验室。

  中心轿车部部长戴大力称:车身试验室主要负责一汽集团公司产品开发车身、车身附件及空调系统的室内台架性能试验、新产品开发试验。

  在车身试验室纵梁疲劳试验和四门两盖(10万次)疲劳试验让业内同行惊叹不止:一汽奔腾3H车身结构具有车身受撞压强度和耐久性。在车身碰撞事故时,达到高的安全保障系数。

  NVH试验室按照国际标准建立,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噪声试验室。在NVH转毂试验台上针对奔腾进行多种工况下的车内外噪声试验,一展奔腾产品的静音效果。

  2400平方米的材料部整车性能试验室,能够准确模拟汽车道路形式阻力,进行速度、力或加速度的控制,具有良好的重复性;能够模拟从热带雨林到严寒地区以及高原邓各种不同的气候条件。

  戴大力称:目前,奔腾的供应商61家,日本占27%,德国占10%,美国占2%,其他占5%,国内供应商占56%。这说明国产化的零部件体系在全球化采购的大背景下日益增强。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市场竞争的残酷性,一汽奔腾大跨度升级B级车安全性,向公众展示了高端品质的技术平台和研发实力。一汽奔腾在安全的背后凹显的是整体的体系竞争力。

  三 鲜血背后的数字是安全

  一组最新鲜的、带血的数字也许会从更直观的角度证明:在日益增长的中国汽车市场的背后,汽车的安全性和汽车的安全驾驶对人的生命是多么的重要。同时说明:汽车制造企业生产被动安全和主动安全的汽车是多么的重要。

  1至6月份,私家车肇事104078起,导致19289人死亡,占总数的54.7%和46%。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增加31194起,死亡人数增加5909人,分别上升42.9%和44.4%。

  其特征表现为:未按规定让行、超速行驶、违法占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导致的事故,共造成12790人死亡,占死亡总数的30.5%。全国私家车交通肇事上升明显。

  头发稀疏并享受国家津贴的一汽技术中心主任李骏称:“十一五”汽车消费的热点是能源和环保,“十二五”计划中汽车市场消费的热点必定是安全性。

  正是基于未来交通安全和轿车发展的特点,一汽轿车对奔腾安全品质的高端技术要求,投入近9.8亿,分别在国外、国内的大型试验室做过多项高端试验并得到了相关可靠有力的试验结果评估。

  截止到目前,安全试验的白车身和整车迄今为止已达到了86台,并在7月1日“双碰”标准实施前,启动国内首次侧面碰撞试验。如按每辆20万元计算,奔腾的投入产出与利益平衡点应在1万辆之内,就可收回其投入成本。

时速120公里,坡度30的奔腾侧翻试验场

奔腾极限静压图片

  在侧翻试验现场,葛称:一汽奔腾是“都市装甲车”。

  业内人士认为:安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差异营销的一种方式,奔腾的安全性凹显了在国内B级车中,市场的最大亮点,通过安全性和可靠性直奔市场“极端营销”的主题,同时,在“另类”营销中达到差异化营销的目的。更符合在“十二•五”中贯彻安全设计制造理念。

  四 谁是购买奔腾市场的主力军

  7月12日上午,15辆大巴载着中央国家机关和各省地市政府采购办一行500多官员,直抵长春会展中心停车场。在13顶大帐中,坐满了观看表演的上述人员。据悉,吉林省宾馆和南湖宾馆已全部住满。

  当侧翻和极限静压试验完成后,一汽奔腾为采购办的人员安排了试乘试驾活动。一汽奔腾市场部的人称:运用政府采购是一汽奔腾特有的优势,也是一种“极端”的销售方式。

  一汽轿股总经理张丕杰称:前不久,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来一汽参观,指名道姓要看红旗,并参观了生产线。当汇报到目前正在试验中的奔腾时,她饶有兴趣并让张丕杰拉着她在厂区里转了几圈,下车后称:这是个很不错的车嘛。这位曾是基层普通妇女干部,后任江苏省委书记,对红旗的历史情结依然不减当年,对于那个特定的年代,红旗是一种象征和信仰。

  还是在前不久,东海舰队为了接待美舰到沪来访指定要坐红旗。并期望10天内交付使用。这从另一个层面,看到国车红旗在政府采购消费层面潜在的市场分额。从中,让人感到红旗在体现国家利益时,不仅仅再是简单的中国制造,也不是简单的品牌象征,而是一个民族自强自立的象征。

  政府采购是一汽轿股多年形成的渠道优势,同时它也是政府运用集体采购的方式持续扶持自主品牌体系的一个过程。一汽轿股在奔腾差异化营销中曾提出:奔腾是引领后商务时代的先驱者。

  前者是以最大的投入率先在政府部门打开渠道之门,后者用后商务时代来布局市场,一汽奔腾主打极端营销策略之牌已开始显现。

  奔腾在集成创新的过程中,采取了整合全球资源的方式,与以前推出的“明仕”、“世纪星”等附属于“红旗”的产品名不同,“奔腾”与“红旗”的关系较远,发展的目标是一个与“红旗”并列的中高档轿车产品平台。

  在这种情况下,一汽有意重新谋划产品格局,“红旗”今后有用于高端市场,而“奔腾”用于中高端市场。两者的作用各有不同,市场细分也就不同。品牌的作用和意义更不同,在内饰材料上,奔腾应有更大的市场创新突破。

  在净月潭与《财经时报》资深记者申小雨、《第一财经》张宇星、《中国汽车报》秦淑文交流中谈道:奔腾的操控性和舒适性很不错,但美中不足的是车内的内饰未创新提升。彼此达成共识。

  由模仿创新到集成创新再到自主创新和体系规模创新,如同新华社资深记者李安定形象比喻过的九个馒头和一个馒头的问题,是先吃一个馒头,还是后吃九个馒头。

  于是,让人联想到:去年上海车展中泛亚设计中心所运用具有强烈民族特点的丝绸和琉璃新内饰材料,如能在奔腾上采用将是一种新材料和新营销市场探索。

  新浪特约评论员 祝虹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