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新浪网与世界著名的市场调研公司J.D. Power and Associates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了签约仪式,双方首先在汽车行业市场调研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消费者将通过新浪网汽车频道看到J.D. Power and Associates发布的关于汽车质量的权威报告。以下为签约仪式现场J.D.Power亚太区中国副总经理梅松林讲话:
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地有这个机会来把J.D.Power公司的一些情况介绍给大家,也对J.D.Power和新浪网这次的战略合作表示非常的兴奋。大家知道J.D.Power是一个知名的资讯公司,我想做一下调研,想知道在座有多少位知道J.D.Power公司。
看来我需要更多地介绍一下J.D.Power公司。刚才主持人介绍过了,J.D.Power在2005年的3月份很荣幸地加入了大的家族,这个大的家族叫做麦克劳—希尔公司,与全球500强的公司相比,麦克劳—希尔公司不算是很大的公司,但是麦克劳—希尔公司在信息传播、价值理念传播方面,对于全球的影响不可低估,麦克劳—希尔公司有三大业务板块,第一大业务板块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叫做金融服务公司,第二大板块就是知识传播,就是麦克劳—希尔出版社,第三个板块就是信息和媒体这个板块,J.D.Power就是这个板块当中的一个品牌之一。
我们可以再细分三个方面,这个板块最上面的叫做商业信息,这个商业信息的品牌是为商业提供服务的,是P2P的。最下面的一个,是大家熟悉的同行,叫做商业周刊,还有麦克劳—希尔公司广告公司,它受众的群体是消费者的个体,最下面的是一般的消费者。商业周刊是面向专业的人士,J.D.Power是处在两者中间,受众一个是给商业提供服务,第二个是给消费者提供认知的。
对J.D.Power做一个简单的介绍,J.D.Power是Jamey Power他父亲创立的公司,是1968年创立的,我们是全球最大的市场研究公司之一,大家众所周知,J.D.Power在用户满意度领域,在全球各行业享有很崇高的地位,在最近几年中J.D.Power是行业中成长最快的公司之一。我们不仅提供信息服务,我们还帮助商业、公司、消费者,对于商业来说,我们帮它提升产品的性能、质量,提升售后服务;对于消费者来说,我们帮他怎么去选择有价值的产品。中国是新兴的汽车市场,很多的消费者还在买低档车,最终我们要追求的是价值,我们以后会通过媒体把系数公布出去,让消费者更全面地了解什么是价值。
再看一下我们目前的主要的两个调研的范围,基本上在全球上的市场,我们都在开展这种联合调研的内容。再看一下我们J.D.Power在全球区域的分布情况,左边是亚太地区的情况,在95年初的时候我们在中国建立了办事处,目前覆盖两个行业,汽车和复印机。汽车是我们的重中之重,我们的亚太总部设在日本,涉及的行业非常多,我们的新加坡公司也覆盖了很多地区。再看一下欧洲的情况,我们在英国有分支机构,英国是负责非洲和欧洲的市场,但是在德国我们也有分支机构,在加拿大我们也有分支机构,服务范围也比较广。澳大利亚我们也有分支机构,有澳洲的市场包括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在很多的地区,包括印度、法国、墨西哥、韩国、意大利设立分支机构。
再看一下我们中国的市场的情况,我们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短,今年是第7个年头,我们跟中国汽车行业的合作应该是非常广泛的,通过7年与中国汽车行业共同的努力,J.D.Power对于产品质量、用户满意度的调查,变为我们汽车市场的KBS指标,用这个指标来考验我们的汽车制造商,汽车制造商高层的领导来用这些指标考核下一级领导,这些领导再用这个指标考核我们的汽车经销商。
J.D.Power的奖项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地认可,这是我们做的最好的品牌和什么最好的车型应该给它鼓励和奖励,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我们与国内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进行合作,双方有很多的优势互补,我们首先看新浪,我们第一次跟新浪网接触是95年初,当时接触的时候,是一见如故,一见钟情的感觉,并不是因为它是国内最大的门户网站,因为我们的核心价值里面有一个非常好的一点就是正直,这一点保证了我们合作的成功。
新浪是最受中国认可的中国互联网品牌,拥有上亿的注册用户,每天浏览量是几亿,汽车频道是中国最大的一个网站,电子商务、新闻和服务的高级门户网站,在这些方面都是行业的领头人。
再看一下J.D.Power的情况。J.D.Power经过38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的用户之声的代名词。每年有超过180亿平面广告受众人次,这一点可能大家很难想象,希望将来在中国有更多的消费者可以看到J.D.Power的奖牌和我们调研的情况。这一点需要我们更新浪网的共同的努力,包括在座的各位媒体的共同努力,把J.D.Power推荐的品牌推荐给中国的消费者,我们说的不光是商业,还包括消费者,让他们享用更好的产品。
每年在几十万个电视广告中都可以看到,从1990年开始服务于亚太地区,从中国是2000年开始进入的,与中国很多汽车企业拥有良好的关系,我们希望可以跟新浪携起手来,把这些变成实际的行动。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