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微车豪车境地不同 细数2006年车市三大变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 06:31  中国青年报

  排量车前途未卜

  在国家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鼓励发展节能型小排量汽车意见》,要求今年3月底前取消一切针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车在行驶线路和出租汽车运营等方面的限制。

  据测算,一辆排量1.0升的汽车与1.6升的相比较,假定每月跑2000公里,1.0升比1.6升节油60升左右,一年下来可节油700多升。家庭用车一般使用93号汽油,按目前每升5.09元的价格,一年就可以节省3563元。

  此外,由于小排量车外形尺寸相对较小,在同等情况下要比其他车型更节约停车场面积和道路面积。特别是在城市中,如果小排量车能够达到一定比例,可以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小排量车的这些特点,对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国城市环境空间的利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国内许多城市,无论是在出租车选型,还是在私人轿车的使用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限制小排量车使用的“清规戒律”。迄今为止,国内80多个制定了“限小”措施的城市,对小排量车彻底放开的为数不多。小排量车仍面临着许多非市场性的不确定因素。

  可喜的是,从车市上看,经济型家用轿车已经成为今年前五个月的销售主力。5月份,捷达夏利凯越伊兰特桑塔纳占据了车市销量排名的前五位。而小排量车的代表车型夏利,今年以来销量一直位居前列。种种迹象表明,国内消费者对小排量车的接受程度已经越来越强,庞大的需求对小排量车厂家是一种鼓励。

  豪华车徘徊在国产与进口之间

  7月份,整车关税已经降至25%,零部件关税只有10%。但由于我国对进口关键零部件按整车征税,很多豪华车厂家进口零部件的比重超过90%,无法承受成本压力。此前,欧盟和美国共同向世贸组织申诉,对中国《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提出疑义,要求中国尽快修改汽车零部件关税政策,放开零部件市场。

  在此之后,国内豪华车凯迪拉克切诺基相继宣布停止国产,转为整车进口销售,关于奔驰也将“停止国产”的消息也在坊间流传。已经实现国产的豪华车放弃已经建成的厂房和大量生产设备,再次转为进口,无疑是得不偿失的。此外,在中国汽车零部件法规“仲裁”未果的情况下,放弃国产,盲目地等待结果,甚至消极怠工,势必会影响豪华车厂商在中国的发展。

  不难看出,豪华车由国产转为进口,仍然只是政策还不明朗情况下的权宜之计。据最新消息,已经停产的凯迪拉克将在不久引入新的车型,实现国产化。有一点至少可以确定,新车型一定要比停产的车型产量高,而且会达到国家政策规定的“国产”要求。

  不久前,沃尔沃正式宣布国产,加上宝马和奔驰,世界三大豪华车厂家已经全部在中国落户。日前,沃尔沃S40已经开始试生产。业内人士表示,价格将成为国产S40能否获得市场认可的重要因素。而要想拥有较强的价格优势,就要在本地化上做足功夫。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增长潜力巨大的市场,豪华车厂家在经历一阵骚动之后,仍然选择了妥协。

  自主品牌受到市场认可

  今年1月份,奇瑞A5系的第一款车A520上市,可谓来势凶猛。这款创造同排量车型价格新低的车型,其竞争对手是目前市场上10万~15万元级别的中级轿车,主要打击目标是“新三样”——伊兰特、凯越和福美来。奇瑞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秦力洪称,“奇瑞要用A5来奠定其在中国中级车市场的主力地位,自主品牌轿车将在这一领域与合资品牌进行正面交锋”。

  3月份,华晨骏捷以低于市场预期两万元入市,1.8升排量,定价却只有8.58万~12.88万元。上市以来,其销售增长幅度令人叹为观止,在车市中甚至需要加价才能买到。华晨金杯负责销售的副总裁杨波表示,目前全国范围内接收到的骏捷订单为两万多张,而今年尊驰和骏捷的预计总产量为5万多辆。预计供货紧张的情况有望在三四个月内解决。

  4月份,吉利金刚下线,这款在吉利全新平台上开发的中级车,搭载1.5升、1.6升和1.8升三款发动机,排放达到欧Ⅲ标准,时速90公里时每百公里油耗低于5.8升。售价预计为7万~9万元,瞄准的是雅绅特乐风威驰等竞争对手。

  5月份,一款堪称“从发动机到整车,甚至每个螺丝钉都是自主开发”的轿车陆风风尚,以9.58万~10.98万元的超低价格在北京上市。陆风风尚长安与江铃耗费4年精心打造的多功能轿车,仅研发费用就达到两亿多元。

  目前,国内车市最突出的现象是,国内自主品牌开始走上竞争的舞台,其市场表现也令人欢欣鼓舞。1~5月,华晨中华系列轿车销售11729辆,累计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46.9%。上半年,奇瑞汽车累计销售14.42万辆,由去年的第七名挺进到第四名,成为首个挺进前四强的自主品牌。吉利汽车紧随其后,上半年排在车市总销量的第8位;5月份更是创下最好成绩,以18565辆的销量跃居汽车厂商第6位,今年前5个月累计销量达到88308辆。(本报记者 王超)

(编辑:郭涛)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