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奥迪事业部借新奥迪上市一周年之际,向媒体公布了1-6月份的业绩,A6是27925辆,A4为9242辆,A8是1281辆,同比增长一倍还多。
单单业绩增长不能完全说明奥迪在中国的成功,因为今年上半年轿车行业平均增幅达六成,奥迪的可怕之处在于其产品格局、发展势头令人生畏。
近二十年,如果说桑塔纳界定了中国人对轿车的认识,奥迪则霸道地不加商量地替代了高档车的概念。桑塔纳一度占据了中国轿车市场50%以上的份额,奥迪占据高档车市场则高达60%。
桑塔纳、奥迪的成功是特定历史条件、经济环境的产物,是大众的骄傲,是中国市场的悲哀。
桑塔纳虽被反复涂抹,仍难掩老态龙钟,长期的成功使得德国大众患上了桑塔纳依赖症,当市场已经变化时,大众却再也找不到桑塔纳的接班人———一个曾引领中国汽车市场的公司却陷入了奇怪的产品危机。
奥迪曾经也面临同样的危机。奥迪是公务车特别是“官车”的代表,当整个市场向个人用车倾斜时,奥迪官车形象如果不加改变,势必会走桑塔纳的老路,成为一个“成功的销量,失败的品牌”。
奥迪及时打出几张牌,一方面在B级车中推出A4,这在当时是一个冒险的举动,因为当时B级车还没有高端品牌,但这先行一步的险棋丰富了奥迪的品牌,也改善了奥迪的形象。另一方面奥迪开始下大力气借新奥迪A6上市之机改善奥迪的定位,更多地向私人购车倾斜。
奥迪事业部的成立则从机制上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奥迪在中国重获前进动力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奥迪在全球的上升势头。这种上升势头的核心是奥迪品牌的提升和产品线的丰富。
客观地说,奥迪品牌和奔驰宝马还是有差距的,但近几年,奥迪正在缩小这种差距。奥迪的Q7、A6、A4及A3也颇有后来居上的势头。
仅仅两年前,在中国汽车高端市场的塔尖之上,曾挤满了奔驰、宝马、卡迪拉克、沃尔沃等豪华舞者,两年过去,奔驰停滞不前,宝马还在磨合,卡迪拉克已经退出,沃尔沃待字闺中,只有奥迪,仍占尽先行者的优势,出演着塔尖上的独舞。
文/孔文清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