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出口千辆引发华菱三大猜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 09:38  《商用汽车新闻》

  6月9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华菱重卡与三菱、康明斯强强合作拓展海内外市场,华菱重卡1000辆出口及100辆国际招标中标”发布会,引发了记者对华菱的三大猜想。

  华菱会不会从进口替代型企业转变成出口导向型企业

  华菱在2004年上市时的口号是“进口替代”,初衷是引进三菱扶桑的重卡技术,替代三菱、五十铃在中国的进口车。

  在实现“进口替代”目标的同时,华菱就已经出口海外市场了。华菱重卡在2004年下半年上市后,2005年就一次完成出口500辆的大单,2006年,出口更是突飞猛进。此次华菱1000辆出口及100辆国际招标中标,更是显示出华菱在海外市场的实力。

  虽然华菱的出口量还不能与一些老牌重卡企业相比,但鉴于华菱在国内上市的同时就开始在国外销售,以及海外销售占整个销量的高比例,华菱显现的已不是进口替代,而是出口导向型企业的特征。

  根据华菱现在倚重海外市场的现状,可不可以猜想华菱最终要成为一个出口导向型的企业呢?

  华菱会不会从中国自主品牌成长为一个国际化品牌

  华菱是以自主品牌的形象登上中国重卡舞台的。虽然引进的是日本技术,但用的是中国品牌。华菱在上市之初,一直把自主品牌作为自己的标签。当今年几乎所有的卡车企业都开始宣传自主品牌、自主开发的时侯,华菱又开始把品牌的支点立在“国际化”上。

  从技术源泉上看,华菱当然是国际化,引进的是三菱扶桑技术;从配套体系上看,华菱大量选用三菱、康明斯和ZF等公司的产品;从外销地区上看,华菱出口中东、非洲、欧洲、东南亚、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事实上,一个企业要走国际化道路,一般有三个阶段:产品出口,技术出口,资本出口。而华菱产品上市时,就开始了国际化的第一阶段———产品出口,在第二年,迅速开始了国际化的第二阶段:技术出口。现在,华菱正准备在越南建立华菱汽车的组装厂,出口华菱的技术和CKD散件。

  华菱,这个高举自主大旗起家的品牌,这个英文商标为“CAMC”的品牌,会不会成为国际化的品牌呢?

  华菱会不会在海外上市

  华菱能应时而生,能快速发展,与其董事长刘汉如的敢想敢为有很大关系。

  当初,刘汉如把一个小小的车间变成生产混凝土搅拌车的汽车企业,又让这个不大的专用车生产企业在国内上市,凭的就是敢想敢为。也正是因为上市后筹集到了大量资金,星马迅速成为国内混凝土搅拌车行业的老大,并且与行业第二名拉大了距离。

  后来,刘汉如又凭着敢想敢为的风格,涉足整车行业,开始生产华菱重卡。接下来,按照刘汉如一贯的作风应该是借助外力,跨越式发展。那么,这个跨越式的发展,就需要借助国际化的力量,除了外国的技术和零部件以及销售渠道,国外资本也很重要。华菱海外上市,筹集到海外资金后,也许会再造星马国内上市后的发展奇迹。

  现在,正逢华菱在国际市场上起步,而刘汉如,这位创造了很多奇迹的华菱“掌门人”,是不是也会让华菱很快出现在海外的股市上呢?(本报记者:姚 蔚)

  刘汉如回应华菱三大猜想

  刘汉如,说话没有什么大道理,但却很富哲理,直截了当。

  面对记者华菱的“出口导向说”,刘汉如说:“去年我们的口号还是进口替代,但我们今年就不提这个了,因为这个目的达到了。华菱刚上市的时侯,我们是在中国的市场上,和外国车竞争;现在,华菱车要到国外市场上和外国车竞争。”刘汉如认为,中国在重卡上具有绝对的比较优势。他还告诉记者,“华菱在国外有更广阔的市场,能卖更高的价格。而且,用国际化的标准要求自己,华菱的产品能够提高得更快。”刘汉如透露,华菱现在的很多开发设计都是专门针对国外市场的,比如,右舵车很快就会在北京国际车展上与国际买家见面。

  关于华菱自主品牌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刘汉如认为,华菱既是中国的,但又是面向国际的。华菱的起点是中国自主的品牌,但目标是国际化的品牌。

  关于华菱是否有海外上市的计划,刘汉如回答说:“我们正在筹划这件事,华菱要成为国际化的公司,当然要用国际上的资本!” (本报记者:姚 蔚)

(编辑:黄浩)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