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红旗HQ3项目延期真相调查 源自一纸公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 09:55  21世纪经济报道

  竺延风一直希望在自主品牌——红旗——上打翻身仗,2005年就已经亮相的红旗HQ3正是这款谋求翻身的战略车型。但是在一年多高密度的镁光灯扫视过后,HQ3的上市时间表又一次被推迟了。

  今年4月份,一汽轿车老总张丕杰告诉记者,红旗HQ3的上市日期推至2006年9月。而据记者得到的内部消息称,红旗HQ3的上市日期很可能再次推迟至今年11月。2005年4月,红旗HQ3首度在上海车展露面,当时一汽曾对外宣称,“该款车型将在今年3月推出。”

  在组织大规模记者试驾一年多后(2005年8月长春车展时试驾),红旗HQ3仍然犹抱琵琶,这样迟缓的速度与平均每4天就推出一款新车型的中国市场相比,显得多少有点格格不入。

  新红旗HQ3上市延迟,与此同时,老款红旗的销量在递减。从2002年到2005年,红旗销量由近2.7万辆减少到9000辆,今年1到5月,红旗的销量为2807辆,同比下降了12.1%(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

  滑落还是升起?红旗实际上已经步入了危情时刻。

  一纸公文的力量

  红旗HQ3难产,源自一纸公文。

  2005年4月,上海车展上,一汽轿车宣布:“红旗HQ3计划于2006年3月上市,并将在天津一汽丰田工厂与皇冠共线生产。”2005年10月末,从一汽传出消息,红旗HQ3的生产场地将改在长春生产。

  据称,2005年10月10日,一汽轿车HQ3的项目联系人收到了国家发改委的公函传真,这纸公文明确表示:红旗HQ3不能在天津一汽丰田与皇冠共线生产,否则不予以自主品牌的注册登记。失去“自主品牌”的登记,一汽集团就没有了生产红旗HQ3的意义,红旗HQ3被迫移回长春本部生产。

  “红旗HQ3是豪华车型,拿回长春生产并不太容易,要重新调试生产线,因此上市日期推迟到9月。”4月末,一汽轿车C301(现定名“奔腾”)媒体见面会上,张丕杰这样告诉记者。

  国家发改委强制红旗HQ3在长春生产,一个有说服力的原因是“可能造成的自主品牌车型利润流失”。按行业一般情况评估,汽车在制造环节的收益将大约占到总利润的50%左右。也就是说,一旦HQ3与皇冠在天津丰田工厂共线生产,那么天津一汽丰田工厂将拿去红旗HQ3近50%的利润。而在天津一汽丰田的股份组成中,丰田持有50%的股份。这样,一款自主品牌的车型近1/4的利润将直接被外资获得。而在一汽轿车目前年产能15万辆的长春新生产基地,则可以避免这样的情况。

  但是对于HQ3移到长春生产,丰田显然并不情愿。

  HQ3或者皇冠Majesta

  在红旗HQ3项目上,丰田握有明显的主动权。原因很简单,红旗HQ3对丰田第四代皇冠Majesta(CrownMajesta)彻头彻尾的依赖。也基于此,改定9月上市的红旗HQ3的推出日期推迟了。

  根据记者掌握的数据显示,红旗HQ3和雷克萨斯并没有太大关系,其原型完全来自第四代皇冠Majesta。

  第四代皇冠Majesta和红旗HQ3一样,都拥有4.3升V8全铝发动机、6速手自一体的变速箱,都采用后轮驱动。从体积来看,第四代皇冠Majesta的长、宽为4950mm和1795mm,和红旗HQ3完全相同,只是考虑到中国市场的需要,红旗HQ3加高了20mm。诸如此类的技术数据均表明,第四代皇冠Majesta正是红旗HQ3的原型车。

  此外记者了解到,第四代皇冠Majesta肩负“丰田顶级品牌”理念开发,于2004年7月5日开始在日本上市,售价567万日元到637.3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3.6万元到49万元),这也和红旗HQ3不低于50万元的价位区间相符。

  红旗HQ3在天津一汽丰田工厂主要是考虑“生产成本”的问题。而“生产成本”的降低主要原因就是红旗HQ3和新皇冠能够共用底盘。

  但是,一汽轿车红旗HQ3在原型车问题上一直语焉不详,而是一再试图把红旗HQ3和雷克萨斯扯上关系,一个原因是该款车型被一汽轿车定位为冲击宝马和奔驰主干车型,而且可以避免红旗留下“HQ3贴牌皇冠”的话柄。

  “贴牌”自主的嫌疑及其他

  和家电等行业有所不同,汽车业“贴牌”自主遭到了更多的舆论批判。因此一旦确认第四代皇冠Majesta为原型车,红旗HQ3必须承担更多“贴牌”自主的嫌疑,而关于一汽集团自主品牌的争论将更加激烈。

  事实上,和奔腾承认原型车为马自达6不同,红旗HQ3经不起“贴牌”的考量和追究。“奔腾比HQ3的研发时间长,投入人员和精力更大,这么说吧,两者在自主研发上不是一个层次的。奔腾是基于马自达底盘重新设计的,但红旗HQ3则更类似于贴牌产品。”一汽自主研发中心的一位工程师告诉记者。

  “一汽13.2万名员工,多少人干自主?10万人!”这一直是一汽集团引以为豪的例子。人多是否力量大,这是一汽自主研发不可能回避的问题。

  事实上,一汽自主研发的员工近年来怨言颇多。据内部人士透露,在一汽本部,自1998年起99%的一线生产工人没有涨过薪水,重新核定的新岗位工资标准(工人岗)低于1998年以前的岗位工资标准,实际收入为负增长。一般管理岗的80%低于或持平于1998年以前的岗位工资标准。而中高级管理岗位较之1998年以前的工资标准提高了2倍到8倍。

  而在1998年到2006年间,一汽的生产销售由30万辆左右提高到100万辆左右,国家人均GDP由600美元提高到1000美元。“一汽一位高级经理的油费补助(2500元左右)就相当于3到5个工人的收入。”该人士称,“这样的情况下,普通工人和普通工程师都缺乏士气。”

  但是一汽集团内部自始至终都有“自主”的声音。2005年11月,原一汽老领导沈曾华将他珍藏63年的邮票珍品“稿”字四方连邮票进行拍卖,并将所得人民币200万元,全部捐赠给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作为自主创新奖励基金。“如果获悉红旗HQ3的真相,沈老肯定很伤心。”上述人士称。

  韩国现代汽车创始元老朴炳载说过:“第一是自主开发,第二是自主开发,第三还是自主开发。”而一旦开始“贴牌”,必然和真正的自主开发背道而驰。(本报记者 海 兰 北京报道)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