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换位思考,并非说教,而是一个再浅显不过的道理。不管你是开车的,坐车的,骑车的,还是走路的,只要你身处交通行为之中,那就应该有这样的意识,这也是我们提高交通素质的一门必修课。
常听开车的朋友抱怨,现在的骑车人和行人根本不看交通信号灯,有空档就穿,面对滚滚车流,毫不畏惧,别说是真撞伤了,就是轻轻这么碰一下,就往车子前那么一躺,到最后责任还是开车的。所以啊,这车是越来越难开了。而大多数的行人同样也在抱怨:现在的开车人根本不讲行车礼仪,右转弯从来不让行人,这不,曾经有报道说一个妇女在一个十字路口站了一天,楞是没穿过去。动不动就闪大灯,鸣喇叭,弄得路人心惊胆战的,这路是越来越不好走了……
车不好开,路也不好走,这在很多大城市里确实存在,大家出现这样的抱怨完全可以理解。但在现实生活中,驾驶者和行人的角色是在不停转换的:今天你可能开着车,明天就可能是一个行人。当你站在行人或者驾驶员的角度批评对方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当自己转变角色时的表现是不是合格呢?
有一个朋友,在一次聚会上炫耀自己的车速快,曾经把马路边的积水溅起一人多高,弄的行人躲闪不及,狼狈不堪……可就在1个小时之后,当他去停车场取车的时候,一辆轿车飞驰而过,激起的污水一滴不漏全都洒在了他的身上,看着他的尴尬的表情,联想到刚才的炫耀,这极富戏剧性的一幕让笔者印象深刻。做为受害者,你完全有理由可以对着远去的尾灯破口大骂,但当你有一天开着车遇到路边有积水的时候,又会不会为了路边的行人而减速慢行呢?
不久前,“撞伤不如撞死”的帖子在网络上流传甚广,作者通过一些交通事故赔偿的数额的比较,得出了这样一个看似正确的结论——与其把人撞伤了,养他一辈子,还不如索性把人撞死,负担反而减轻了。就这么一个极其自私且违背法理道德的观点,居然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笔者就纳闷了:难道这些人就能保证一辈子不走路,不过马路?要是你作为行人碰到了这样的不幸,肇事者非但不实施救援,反而要将你置于死地,你又当做何感想呢?
所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抱怨、批评的同时,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你是对方,是不是会比他做得更好呢?
《AUTOREPORT车时代周刊》执行主编 凌云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