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企业在发展路径上不得不再次面临选择:只有走上自主研发之路,才能最后拯救自己
有观察人士注意到,对于垄断中国市场的野心,跨国公司已经不再遮遮掩掩。由《中国汽车要闻》主办的2006年汽车总经理论坛,再次传递出这样的信号。
“我们以后将不会再合资,下一步的目标是独资。”当零部件巨头法雷奥集团中国副总裁欧瑞德(Ali Ordoobadi)平静地宣布这个消息时,他可能不知道,这句话对于中国的一些本土企业,具有强烈的震撼作用。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虽然跨国公司在中国汽车业独资和控股已成趋势,但像此次这样公开宣称还是第一次,表明跨国公司在华战略的新变化。
欲全面控制供应链
与众多自主品牌整车企业的意气风发不同,来自某零部件合资企业的一位老总神情显得十分落寞。《财经时报》记者注意到了这一细节。
这位老总告诉《财经时报》记者,他们这家合资十几年的企业,最近有可能变成外方绝对控股。
他预测,中国很大一批合资零部件企业,面临着跟他们企业一样的处境,有的甚至会被外资全部收购。
2006年7月1日,是中国汽车履行WTO承诺的最后期限,从这天起,整车关税全面降至25%,零部件关税降至10%。
一些人由此把这一天看作是中国汽车业全面放开的日子。同时,还有一些跨国公司则把它当成了转变中国战略的分水岭。
有知情人士透露,几家大的跨国汽车集团曾数次上书中国政府,希望将目前整车项目中外50/50的股比限制取消或修改。
不过,跨国集团们发现,在中国目前的产业政策下,要达到这个目标暂时还不现实,但在其他方面,却可以有所突破。尤其是,得益于技术和话语权方面的优势,他们完全有能力将供应链的控制权牢牢抓在手里。
因为在此前几年,中国政府早已将零部件行业的股比限制取消。在零部件投资方面,跨国公司已无任何政策障碍。
大肆购并骨干企业
来自长沙的小王说她特别怕听到“中汽长电”四字。那是她以前工作的单位,曾经是中国电机电器行业的骨干生产企业。
2004年12月,中汽长电股份有限公司的汽车起动机和发电机业务被博世公司收购。据分析,通过此次购并,博世吃掉了其在中国电机电器行业最大的竞争对手。
博世还以同样的手法,瞄准其在中国发动机油泵油嘴行业的最大竞争对手威孚集团。2005年11月,博世公司控股67%的博世柴油项目落地无锡,与博世博弈多年的威孚集团终于弃戈。
一位汽车界人士对《财经时报》记者说,他经过研究发现,跨国公司通过合资的路径,将占领中国市场所花时间大大缩短。而如果通过直接的市场竞争进入,要比现在艰难得多。
有关统计表明,近两年来,跨国公司购并中国企业的案例,比以住任何时候都多。而且这些公司瞄准的,往往是某行业内的骨干企业,甚至是龙头企业。
据悉,同样的情景,还在一些行业上演着。如在轮胎行业,几大国际巨头轮番向几家自主品牌企业发起冲击,希望合资合作。一家轮胎企业的老总忧虑地向《财经时报》记者坦言,他之所以不愿合资,就是怕重蹈其他企业的覆辙。但在缺少强有力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他真怕自己会坚持不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专家分析,从商业运作的角度看,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购并手法成熟,对中国的国情研究得十分深入。而另一方面,某些案例的发生也反映出,中国企业的短视行为比较突出,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现象严重。
靠自主研发拯救自己
从媒体报道看,每家本土企业被跨国公司兼并或控股时,中外双方都声称该项目是双赢,中方将获得外方的巨大技术支持。
那么,中方在这其中有没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赢家?曾在中汽长电工作过的小王向《财经时报》记者透露,自己所在企业被博世收购后,并未如当初外方所承诺的那样,成为其“主力配套厂”,而实际在配套环节上面临着很多问题。
另有人士透露说,威孚集团也遇到同样尴尬的问题:原有的骨干技术人员被并入博世柴油的技术中心后,未合资的部分不得不从社会上招聘技术人员,重新组织新的研发团队。
“多年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就这样在‘双赢’的幌子下拱手送了出去。”这位人士对此感慨万千。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汽车业诞生了一大批中外合资零部件企业。据悉,随着跨国公司加快在中国“攻城掠地”的步伐,不少企业逐渐被其收入囊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通过《财经时报》提醒中国本土企业,不要以为企业合资了就可以高枕无忧,跨国公司新的垄断势力正在挑战这种模式的生存和发展。
这位专家认为,无论是法雷奥还是博世,其行为都是一种市场行为,却都不是孤立的个案。它反映出,中国本土企业在发展路径上不得不再次面临选择:只有走上自主研发之路,才能最后拯救自己。(文:冯淑娟)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