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渡河:神话的诞生(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1日 04:12  北京交通台
大渡河:神话的诞生(图)

  2006年7月1日下午,冕宁-石棉-安顺场

  (一)一代名将的结局

  当闻名已久的大渡河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我们的相机里最初出现的是模糊不清的图像。

  山太高了。

  大渡河古称“沫水”,发源于四川青海交接的果洛山(海拔5369米),雪山融水一泻千里,击穿大雪山、邛崃山、大相岭、大凉山和峨眉山,经阿坝、甘孜、雅安、凉山等地区注入岷江,全长1150公里,自源头到河口的总落差达到4177米。

  大渡河是岷江最大的支流,两岸高山耸立,河道陡峭险峻,激流汹涌,险滩密布,河道宽处可达1000多米,水深7--10米,人称“天险”。

  1863年5月14日,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军4万人渡过金沙江后,抵达紫打地(安顺场)渡口。清朝的四川总督骆秉章调集重兵,据险阻击;在重赏之下,沿线各地土司备好滚木巨石,阻塞了太平军后退的道路。

  石达开数次强渡大渡河、松林河,皆因清军火炮太猛、河水湍急异常而失利。太平军进退不得,伤亡惨重,疾病流行,令纵横沙场10多年的一代名将成为笼中猛兽。

  5月29日,土司岭承恩阻断最后一条山路,令太平军陷于绝境。6月初,为保全仅剩的7000名将士,翼王作出了最艰难的决定。

  石达开布衣素服,携4岁幼子自投清营,唯一的条件是留部众一条性命。在此之前,得知他要舍身降清的消息,几位王娘(王妃)怀抱着自己生的子女,相继投大渡河殉难。

  骆秉章眉开眼笑,他背弃了与石达开的约定,下令尽数屠杀太平军残部,当地彝人、藏人纷纷“杀长毛,河水为之尽赤”。

  翼王的4万将士全军覆没,不久,石达开被解往成都凌迟处死,幼子入大狱,待成人后处决。

  安顺场因此成为一个令兵家色变的地方。

  (二)红军神话

  红军来到大渡河边的时候,也是5月。

  据说毛泽东曾经在大渡河边约见了一位90多岁的老秀才宋大顺,这位老先生是当年石达开惨烈结局的见证人。老先生面对长途跋涉的红军,花白的胡须一个劲地颤动:此地不宜大军盘桓,长官尽早上路!

  5月24日,走出彝民区的红军主力来到安顺场,当时,暴雨如注。

  驻守安顺场的川军正在营房里唱戏、拉琴,打麻将,冒雨出现的红军仿佛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

  夜晚,红一师红一团在团长杨得志的率领下开始在下游佯攻,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线指挥。一营营长孙继先从第二连中挑选出17名战士,组成渡河敢死队,由熊尚林任队长。突击队的装备是每人一把大刀、一杆冲锋枪、一把手枪、8颗手榴弹,是当时最充足的火力。

  25日清晨,红军神炮手赵章成用仅有的4发炮弹轰塌了对岸3个机枪火力点,前后两船突击队员在咆哮的河水和纷飞的弹雨中冲上对岸,用近距离的肉搏战摧毁了川军的意志,大渡河抢渡成功。

  奇迹诞生了。

  红军终于可以避免72年前的悲剧,大渡河由此成为“翼王覆灭地、红军胜利场”。

  (三)英雄后来的故事

  强渡大渡河的红一方面军红一师红一团在长征后的1937年被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作为主力首战平型关;又过13年,由它为基础组建的志愿军第38军在朝鲜战场上拚杀出了“万岁军”的称号,作家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创作蓝本就是他们;1997年,这支英雄部队的一部开始进入香港,执行另一个内容的神圣使命。

  赵章成,全程走完长征,建国后任炮兵副司令员。

  孙继先,我军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他经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血战无数,居然没有受过一次伤。1955年授中将军衔,曾任山西省军分区副司令员,酒泉卫星航天城第一任司令员。1990年去世,遗嘱“骨灰撒入大渡河”。当年5月25日,安顺场万人空巷,目送英雄营长的骨灰飘落滚滚波涛,与牺牲的战友英灵相会。

  熊尚林,全程走完长征,1937年,升任营长的熊尚林参加平型关大战,后随八路军第四纵队挺进冀东,再随肖克挺进平西,1942年6月18日在战斗中牺牲。上个世纪60年代,熊尚林的遗骸迁葬河北崇礼烈士陵园。2002年6月18日英雄牺牲60年之际,崇礼县少先队员给英雄的墓地送来了大渡河水和60颗色泽各异的鹅卵石,它们是安顺场八一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从“17勇士登船渡口”专门采集的。

  另外16个战士:大多牺牲于雪山草地和后来的抗日战争,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再回到过大渡河。

  (四)河水的声音

  7月1日下午,我们在石棉县城边拐上一条狭窄的小路,11公里之后,就见到了安顺场的醒目名字。

  强渡大渡河纪念碑高大庄重,纪念馆藏品丰富,不远处,17勇士登船的红军渡口也有一块高耸的石刻,再几十米之外,就是大渡河了。

  时令4月,还不到大渡河涨水的时候;即便如此,滔滔的激流依然传来桀骜的声响,昭示着这条劈开横断山的雪山大河的气势与性格。

  纪念馆前有个小小的广场,广场上可以望见不远处的营盘山;当年,石达开的营地就扎在这里,和几十年后山下红军的指挥所遥遥相望。

  红军指挥所位于安顺场的老街上,老街很窄,两边是年代久远的老房子,指挥所看起来就更老。原本可能是个大户人家的,上下有三层,土黄的颜色,门口的标牌上写着“危房,禁止入内。”

  想起71年前,红军将领在这里通宵测算、排兵布阵、孤注一掷的场景。

  即使在这里,依然能够隐隐约约地听到大渡河的声音。

  忽然又听到一种声音,喧嚷、清脆、朝气蓬勃。

  循声找去,红军指挥所几十米外,就是一所小学校,“八一希望小学”几个大字在蓝天下闪耀着金光。

  守着这样一条大河,孩子们一定会感受到历史壮丽的回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