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份,东风与日产“全面合资”,东风有限成立,成为中国汽车业在改革开放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对此,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予以解读:从合资的角度看,它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汽车的合资合作浪潮发挥到了极致:不仅规模最大,金额最高,而且是包括商用车和乘用车在内全系列车型的合作。而对于国家相关部委和东风的高层,更愿意将它看成是大型国企在市场化浪潮下的一次改革试验。当然,批评者也有之,那就是东风通过“全面合资”,将自己彻底地给“卖”了。
可以说,东风有限的三年,就是在争论和非议中度过的。批评的声音,在前老总苗圩离开东风走上仕途时最为响亮。其时,东风商用车未见受益,而乘用车(原来的风神汽车),本来“很好”,合资后未见“更好”,反而走向了衰落。至于东风有限以外的业务,包括神龙,作为苗圩“联合重组”思想实践的一部分,也是长期处在困境中。人们了解到的深层情况是:东风和日产正经历着一场文化的冲突。无疑,东风国企改革试验也在经历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来形容中国汽车企业盛衰荣辱之变可能是太长了。东风有限就是这样一个例子。首先是东风乘用车随着天籁的上市,一下子复兴并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而今年5月东风天龙重卡的发布,则具有和天籁同样的标志性意义。它意味着东风商用车开始从合资中收获。当然,新车型的推出、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增加都是外界看得见的。更具有战略价值的,可能是看不见的组织与流程变革、营销与管理理念的更新,以及不同经营价值观的不断融合。与此同时,我们看到,随着磨合期的过去,和谐的东西更多了。今天的东风人,欣赏日产人的经营理念;而今天的日产人,对东风人的市场感更多了层信任。
从冲突、低潮,到融合、发展,是东风有限三年的一条轨迹,也意味着国企东风,在经历合资阵痛后正在走向复兴和发展。
而让笔者进一步关注的是:这条轨迹将向何处延伸?这可能要涉及一个最核心的问题,也是过去人们对东风质疑最多的地方。自主创新,这个话题不论是对于合资企业,还是对于东风的新掌舵人徐平,都可能还相当敏感。但是,我们也已经感到,东风已经不再回避这个问题。在今年4月份由本报牵头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汽车创新论坛上,东风党委副书记范仲在演讲时就表示“自主创新不能将合资企业排除在外”,开始传达出一种声音。而知情人士也透露,东风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明晰的规划。
按照过去的想法,东风有限商用车用东风品牌,乘用车用日产品牌,很多人据此认为:东风已经放弃了在乘用车上发展自主品牌。而这次的媒体见面会,则传达出了这样一个声音:将来某一天,商用车也可以用日产品牌,乘用车也可以用东风品牌。笔者追问时间表,相关人士开始“王顾左右”。笔者本知不可能有时间表,但这样的信息,已经足够令人遐想……
任何东西都在变化,中国汽车业也是。三年,能看到什么?看到的是变化,而且是朝好的方向变化。东风有限是个试验品,苗圩三年前的惊人之举,可能是一次冒险,而现在,肯定的人正在增加。也许,这是当初合作的“题中应有之意”吧,也许,历史正在按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逻辑向前发展……(桂俊松)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