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趟国际化险路中国车企慎中求法 上汽试金新思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9日 11:29  新浪汽车

  车企国际化仍需慎行

  自2002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国际化”已从一个相对较远的理想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做大做强所必须面临的一个课题。这不仅决定着一个企业能否在国际舞台上一展雄风、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能否在本土市场抵抗住来自海外对手的迎头碰撞。

  在家电领域、IT领域,我们已切身感受到了这种国际化的力量,也看到了类似海尔、联想这样相对成功的国际化的中国企业。在倍受瞩目的汽车行业,虽然由于特定的背景和一些特殊的原因,中国企业所谓的国际化动力、抑或压力,还不如其他行业那般清晰强烈,但是国际化正在成为一股日渐增强的内在驱力,中国汽车的国际化步伐也在逐渐加快。在中国汽车企业的国际化征途上,迎接我们的并不全是善意的拥抱和锦簇的鲜花,还有充满未知的磨砺与陷阱,国际化终究是涉险而行。

  前不久,奇瑞宣布,借助与马尔坎姆?布雷克林的Visionary Vehicles合作,到2007年开始向美国出口轿车。今年1月的底特律国际汽车展上,另一家中国企业吉利也展出了“中国龙”和其他几款打算从2008年起向美国出口的车型。此前,中国汽车企业在西亚、东南亚、甚至欧洲市场的作为也曾被媒体广泛关注。但在诸多利好讯息的背后,一些让人不安的阴影始终在飘荡,比如关于知识产权的各种法律纠纷,比如“江铃碰撞门”事件造成的海外市场对中国汽车品质的怀疑,等等。这些非利好的消息,或许可以看作是发达国家对所谓“中国威胁论”一种非理性条件反射,但是其折射出了中国汽车在技术、设计、工艺水平上的巨大差距,而后者将成为中国汽车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路上大量难以预估的险滩。

  从现实情况好的一面来说,经济全球化不仅意味着市场的开放,也意味着各种资源的开放,包括技术与人才资源,这就为中国企业弥补在技术与人才方面的缺失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可喜地看到已经有很多企业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与努力。不过,硬币总是有两面,技术与人才绝非静态的存在,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让这些资源真正融于企业自身的机体,真正成为企业自身发展的优势与动力,如果急于求成则往往会适得其反。你可以花钱让海外的优秀设计机构提供设计,可以完全拥有这些设计的知识产权,但如果不能真正地将设计的过程与内涵消化并吸收,不能将静态的结果转变为一种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那么一切皆枉然。中国企业在这方面吃过的苦头并不少,由于没有能力对委托的汽车设计方案进行改动,而不得不追加投入大量资金,并且滞后了企业发展进度,类似的例子并不少见。

  上汽试金国际化新思维

  最近上汽对罗孚知识产权的收购,显然吸取了其他企业在这方面的教训,并找到了一种明智的解决办法,这对于中国汽车产业也是一种全新的思路。

  一方面,上汽认识到收购的罗孚知识产权具有高含金量与高度庞杂这双重属性,里面不仅仅有国际前沿水平的产品设计结果,还包括了以往各种测试、试验方面的记录及数据,可以说这些知识产权包含了罗孚产品设计与发展的全部历史与经验,前溯的话,100年的经验和技术尽在其中。

  另一方面,上汽前瞻性地吸纳了原罗孚的全部技术研发方面的骨干,成立了自己的海外研究院。有别于外包型的设计方式,上汽将这些海外优秀工程师完全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体系之中,海外研究院的开发设计系统与上汽的国内研究本部同步共享数据信息。同时,大量的中国工程师也在海外与外籍工程师一起工作。作为罗孚知识产权的创造者,这些罗孚院工程师们不仅是上汽消化与吸收罗孚知识产权的金钥匙,更使上汽拥有了这些知识产权的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当然,除了技术与人才资源的国际化运作外,还有一种更为高层次的“玩法”,那便是品牌资源国际化运作。在汽车领域,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如福特的陆虎,宝马迷你劳斯莱斯大众宾利等。据说上汽正在与宝马洽谈关于罗孚品牌的事宜,无论外界的各种评论如何,作为一种迈向国际化市场的手段,拿下一个已经具有国际知名度并且具有鲜明品牌个性的品牌,不失为中国汽车企业可尝试、也可堪期待的一种快速推动国际化进程的选择。

(编辑:李重)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