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现代有心救市无力回天 伊兰特神话终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8日 07:37  今日早报

  6月8日高调宣布伊兰特索纳塔、NF御翔三款产品全线降价8000-19000元;6月19日所有二级经销商和网点全线撤出杭州汽车城……北京现代近期频频不寻常出击,在车市引起了轩然大波。

  北京现代意欲何为?在过去的两三年,凭借旗下伊兰特、索纳塔等主力品牌的良好表现,北京现代在车市中刮起了一股强劲的旋风。尤其是2003年12月上市的伊兰特,长期占据杭州汽车城销量冠军的宝座。不过,随着层出不穷的新车陆续上市和车市大环境的改变,北京现代能否续写畅销神话,被打上了一个问号。分析人士认为,北京现代的一系列举动,正是其为了救市而进行的努力。

  伊兰特冠军地位岌岌可危

  上市至今,伊兰特的销售表现可谓是一枝独秀。来自杭州汽车城的每周销量统计数字表明,2005年单周销量冠军宝座,伊兰特的“上座率”在90%左右,每周销量一度创下60多辆的纪录,遥遥领先于亚军。

  然而,今年春节过后,伊兰特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样是来自杭州汽车城的销量统计数据,从今年3月31日到6月15日的11周当中,伊兰特只蝉联了5次冠军,数度被凯越福美来等有力竞争者超越。从绝对销售数字看,这11周当中最高销量为35辆,最低销量仅为23辆,其下滑程度可想而知。从总销量看来,伊兰特与凯越和福美来的距离日益缩小,原先的“一强独霸”局面正在向“三强并立”演变。

  伊兰特不再一枝独秀,北京现代旗下的其他车型也没能夺回伊兰特丧失的阵地。在北京现代旗下的五大品牌中,从目前的销量看,伊兰特最佳,索纳塔次之,再次是雅绅特途胜和御翔。虽说索纳塔销售表现也算不错,但离主流畅销车显然还有不小的距离。雅绅特上市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不少消费者认为定价过高,因此也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杭州汽车城一家经销商接到了10张雅绅特定单,等车子到了消费者觉得不满意,10张定单中跑掉了8张。途胜和御翔,这是两个在销量排行榜前20位看不到的车型,希望它们能为北京现代挽回销量,这样的可能性实在渺茫。

  新车辈出伊兰特渐失优势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伊兰特成功地为北京现代创造了畅销神话,这与其追求“中庸”之美和低价策略有关。伊兰特融合了日系车和欧系车的特点,平心而论,中庸的美学风格是最为中国消费者所接受的,因此伊兰特上市伊始就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再加上当时公布的价格确实“已经到底”,伊兰特能够一炮打响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随着车市价格的不断洗牌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伊兰特原先的优势反而逐渐成了负赘。

  “论省油,比不上日系车;论安全,比不上欧系车。”如今,在越来越多挑剔的消费者眼中,伊兰特几乎成了最没有个性车型的代名词,这让他们购买时对其避而远之。一位汽车经销商认为,消费者心理之所以发生这样的变化,最大的因素在于新车层出不穷,选择空间越来越大,“不像前几年,可以挑选的余地很小,只要稍微出挑一点的车型就能卖得非常好”。今年以来,标致206思迪等新车型相继上市,新款福克斯POLO等也陆续亮相,对伊兰特的冲击可想而知。

  在竞争更为激烈的车市中,伊兰特在价格上已没有优势可言。三四月间,为了挽救销量,杭州汽车城的经销商不惜“违反厂家的价格政策”,平均售价足足比4S店低了三四千元。这似乎表明,当初以见底价上市的伊兰特,经过两年多的畅销后,价格优势已不明显。

  价格“明降暗升”顾客不肯买账

  “现在的新车实在太多,06款伊兰特卖得并不怎么样。”北京现代的一位杭州经销商向记者坦言,今年5月新上市的06款伊兰特,远没有预料中的好。北京现代在宣传中称,06款伊兰特1.6L可比05款省油14%,尽管油价不断上涨,但真正动心的消费者并不多。一方面是消费者对“省油14%”心存疑虑,而另一方面相比其他车型,06款伊兰特并没有价格优势。而且,与05款伊兰特相比,06款伊兰特各车型的整车重量都有不同程度降低,无法不让消费者产生安全性能是否降低的疑虑。

  在越来越大的市场压力面前,北京现代选择了降价。记者了解到,北京现代上一次重大价格调整是在2004年。大幅降价的举动表明,北京现代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巨大压力,不得不放手一搏以图力挽狂澜。但是,本次降价似乎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6月9日至15日,杭州汽车城伊兰特销量仅有23辆,创下今年以来的新低,这恐怕是北京现代意想不到的结果。

  但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这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伊兰特1.6手动基本型降价后售价10.48万元,但降价前这一车型在汽车城的售价一度跌到9.98万元。如果经销商严格执行北京现代降价后的价格,消费者反而要多掏钱。为了稳住刚刚宣布的最新价格,杭州汽车城内现有的10家二级经销商和网点,被要求在6月19日全线撤出。知情人向记者透露,此举是为了清理部分“在价格上不听话”的经销商。优势正逐步丧失的伊兰特,经历此次价格的“明降暗升”后,又有多少消费者肯买账呢?□本报记者 蒋敏华/文 胡元勇/摄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