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长安汽车自主研发扔拐 三大开发平台已经成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7日 15:5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3年9月23日,意大利之夏。余成龙来到汽车设计王国意大利都灵市。

  他来自中国重庆长安汽车,为长安汽车的冒险之旅--完全自主研发汽车打前站。

  现任长安汽车驻意大利代表处的首席代表余成龙想起那段日子,依然感慨万千。在当时的国内,长安汽车只是一个销量排位第四的微车企业。很多人认为,想要自主研发的长安汽车是痴人说梦。

  三年过去了,长安汽车在意大利建立的欧洲设计中心已能够自主运行。余成龙称:“先行者长安在自主研发上已经能够扔掉拐杖,独立运行并拿出了10多款新车,研发水平已经达到S5、P5级(国际最高水平是S6、P6)。”

  快与慢的辩证

  余成龙等研发人员一来即要求与意大利排名前列的设计公司IDEA公司联合进行自主研发。这一举动引来了不少嘲笑。

  国内汽车厂家做自主研发不少都是采取委托研发,汽车厂家将设计要求和思路告诉设计公司,花钱让设计公司开发产品。以奇瑞为代表,其今年一下子推出10多款产品。

  而长安汽车的自主研发走了一条既费时费力,又费钱的路子,而且风险非常大。自2003年,长安汽车正式在海外搞自主研发,历时5年,投入30多亿元。至今上市的产品只有2004年9月16日上市的CM8和今年5月18日上市的陆风风尚。

  CM8一年下来的销量只有1万多辆,因而备受指责。长安汽车副董事长、长安集团总裁徐留平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委托开发得不到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如果对车型进行完善,还需要再花钱。因而,长安汽车一开始就确定了完全的自主研发的战略。

  通过自主研发,长安已经搭建好紧凑型轿车、经济型轿车和中级车三个开发平台。今年长安将推出紧凑型轿车CV6和经济型轿车CV7,以及基于中级车平台的CV11。而在2008年之前将推出长安自主研发的中级车CV8和搭载混和动力发动机的轿车。

  在CM8面市后,长安汽车编写成一套完全自主研发的白皮书,里面记录了详尽的试验参数,总结出一套被国际汽车业认为是汽车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开发设计流程。这里最主要的战略成果是,长安汽车将在2010年达到整车系统集成的能力。这是国际汽车行业的最高水平。

  最主要是人才的培养

  “除了产品,长安最大的收获在于培养了一批人才。”徐留平认为这将使得长安汽车自主研发之路走得更加稳健。

  余成龙的体会特别深刻。采取了在每一个项目研发中,开始以外方技术人员为主,长安派出的人员参与进去。由于长安掌握着项目经费的管理权,掌握着外方技术人员的工资发放权,就有权要求IDEA的技术人员在联合设计过程中对长安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这种培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外方的技术人员与长安的研发人员结成师徒对,师傅每个月对徒弟进行评价。

  余成龙最为自豪的是,在CM8项目的开发设计过程中,长安的研发人员只是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大约只有20%的工作量。而在CV6项目中,长安的研发人员已经可以承担50%以上的工作量。在CV6整个外型设计的九套效果图中,长安提供了五套,同时参与评审。在此后开发的项目中,长安的工作人甚至可以承担70%至80%以上的工作量。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电装所副所长、混和动力车项目总监任勇称,长安与FEV公司合作开发的混合动力车,可以节油20%以上,成本却只比普通汽油车增加20%至30%,投资回收期控制在2.5年以内。而且,长安通过混合动力车的开发,在这个领域里掌握了主动。

  扔掉拐杖

  今年5月,长安在都灵成立欧洲设计中心。今年7月,欧洲设计中心正式独立自主运行。长安从此开始改变与IDEA合作的方式,从以前参与开发,变为以我为主进行自主研发。项目的构思,海外技术人员的挑选,项目的运行,全部由长安说了算。欧洲设计中心聘用了包括卢奇在内的外籍技术支持员工10人。

  这是长安自主研发扔拐杖的过程。

  从长安的整个开发体系来说,如果说当年长安走出国门,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是走出去。目前,已经得到锻炼的长安,开始走回来。

  朱华荣称,在三年多的研发过程中,长安已经派出700多人次的技术人员。

  目前,长安建立的开发体系是,以长安汽车工程院为总部,上海设计分院,在意大利建立海外设计中心,三地联合开发。今后,长安的自主研发将实现以海外为主,到以国内为主的转变。

  在重庆长安研究院的总部,有一个600多人的庞大队伍,且聘用了70多名海外高级雇员。在这里,长安已经能够进行整车的各种试验,并进行样车的制造。(记者 陶春宇)

(编辑:赵广喜)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