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启程,17日晨,长春两的哥何革、李宝兴驾百万公里无大修捷达,行程5000公里,成功抵达拉萨。为了亲身体味两位师傅旅途中不平淡的经历、感受汽车的性能,20日凌晨,随车踏上青藏线,开始了风险与美妙相伴的高原之旅……
出发之前 审视座驾
不管怎么说,过青藏线,还是有一定的风险,而且,坐的还是“老爷车”。出发的前一天晚上,仔细地审视着已行驶百万公里、一次也没有大修过的捷达出租汽车:方向盘磨出了一个坑,仪表盘还是原来的老样子,式样老旧,这是一台化油器车,外观经过翻新,看不出曾历经艰辛……这车能行么,去与不去,真让人矛盾。
在路上,何师傅介绍,这台车,一天两班,7年来,养活了他们一大家人,一天也没有停歇过,每天行驶里程都有4、500公里。
再次翻越唐古拉山口,这台车将成为我们三个人的生命之舟。
不过,我相信两位师傅的驾驶技能,相信捷达,也相信他们两个人的介绍:“车就像人一样,心脏、脑蛋没病,保准出不了事,坏了、不能开了,总会有个预兆。”为确保人车平安,我们备了两箱水、水果、面包、氧气袋、简装氧气瓶,两位师傅去当地的一汽-大众4S店做了保养。
千里征程 人车对话
为了在天黑之前到达格尔木,我们出发时间选在凌晨3时。汽车驶出市区,踏上青藏公路,这条路没有岔路口,一直通向格尔木。未来持续十几个小时,车子大多时间行驶在海拔4000公里以上的高原。
仰头眺望天空,满天繁星点点,一轮弯月高悬,用何师傅的话说:“月亮和太阳一样明亮。”正在这时,一颗慧星划过夜空,转瞬消逝。
沿着青藏线,汽车向前行驶着,人车对话,我感觉这车很稳,用师傅的话说底盘特扎实,发动机声音很好听,像新车一样。坐在后排,环顾上下,没有什么大的破损,只是手动门窗,开窗关窗不方便。这车配置不高,7年前的产品,时髦的配置一样也没有,后配的CD音响,是车中惟一的高档设备,音质很不错。何师傅打开音乐,说:“听,音乐多美,是梁祝。”我嘴上说,好听好听,那忧伤、迟缓的曲调,却增加了对旅程的担忧。
两位师傅换着开车,主副驾驶一边一个。我坐在后排,四周堆满了红景天饮料、水果和氧气袋(安全气囊)。
3、4个小时以后,天亮了,落入眼帘的是绿草、青山和成群的羔羊,太阳格外地刺眼,我用何师傅的衣服蒙着脸。两位师傅介绍,一路上,两个人就是这样蒙着白毛巾过来的。
邂逅老乡 依依惜别
天渐渐的亮了,行驶中我们发现,有一辆卡车始终在跟着我们,我们快,它也快;我们慢,它也慢。停下来解手的时候,卡车司机跑了过来,说:“你们是长春的,我也是,住在东大桥,也做过出租汽车司机。”这位师傅自己买了一辆卡车,在青藏线搞运输。他表情忧郁地告诉我们,这附近有一个寡妇村,男人做卡车司机,大都死在了路上。
他请求说:到安多,一同吃顿饭,好么?因为要赶路,也害怕出现强烈的高原反应,我们想早一点穿越唐古拉山口,就婉言谢绝了。大家只是在车前,肩膀搭着肩膀,留了一个影。我看到了这位师傅失落的眼神,他匆匆上了车,速度降了下来,不再跟着我们了。
在青藏线,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下,在人与自然的挑战中,陌生的人、难得一见的老乡,成了患难与共的好兄弟,而人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
危险相伴 祸出有因
汽车过了安多,我们看到了第一起车祸,一辆大客车翻倒在沟中,草地上,白布包裹着7、8具尸体,几个幸存者,呆呆地坐在那里,没有看到伤员,想必救援刚刚结束。这一幕情景,令人不寒而栗。
李师傅介绍,在公路上开车,要面临三大杀手,1、疲劳驾驶。人疲劳以后,反应迟钝,对应急情况的处理能力减弱;2、特殊路况。突然出现的弯道、马路上散落石头等。“你瞧那些中断的栏杆,都是车撞的,”我顺着李师傅的手指看去,撞断的栏杆下面,就是十几米的深沟,车掉下去,人不死也得摔成重伤;3、高速行驶的大车。就像大人和孩子混跑一样,我们“小”,要躲着点儿“大块头”。
“还有一点,看到刹车印,要小心,这都是危险路段,出现过紧急情况。”李师傅说。
在路上,两位师傅轮番开车。何师傅开得快,以快为主,但碰到特殊情况,立刻慢下来,格外地小心;李师傅则以慢为主,最快时速也不过120公里,他说:不管什么情况,不能快,快了,车就难以控制,增加行车的危险。
从拉萨到西宁,一路上,我们看到4、5起车祸,个个都是恶性事故。
走青藏公路时,车速千万不要过快,尤其是在弯道和坡路一定要保持车距;上青藏线之前,可以服用一些防高原反应的药物,或者自备氧气袋等器具;切忌酒后行车和疲劳驾驶;停靠车辆时要选择视野广、远离主车道的地方。
高原反应 来势汹汹
在一片空地,李师傅将车停下来,四处是高山、草原,何师傅下了车,感叹:太美了、太美了!向路基下跑去,捧起一块大石头。他要将此带回去,当成纪念。他在前面跑,我们在后面喊 ,不能跑,不能跑。刚回来时,何师傅一点儿也感不出疲惫,不一会儿,反应来了,伏在后座上,直喘粗气,激烈地叹息。我和李师傅心急如焚,吸氧没有用,吃药也没有什么用。这就是高山反应,只有一个人亲身感受到,才知道它的厉害。
有的人,下了拉萨机场,呼吸一切正常,并不觉有什么不妥,别太自信,尽量不要做激烈运动,好多时候反应不会立即发生。
在唐古拉山口,已经到达了最高峰,我们三个人没有什么不适,身体状态良好,大家非常高兴,李师傅拿出录像机,我和何师傅开始拍照,逗留一阵以后,才开始“下山”。
过了两三个小时,已经驶下了“高原”,我的反应来了,浑身没有力气,头疼得厉害,先是太阳穴后转到了后脑勺,心里面一阵阵发慌,我痛苦地斜在后座上,希望时间快点儿过去,希望师傅快点奔下山去,何师傅也出现了轻微的反应,气有些粗。好在,不适很快地过去了。
据两位师傅介绍,来时,在我出现反应的同一地点,何师傅也发生了反应,头疼、气喘,靠吸氧维持体力。
知道了高原的厉害,在去格尔木余下的行程里,我们没敢做任何停留。
长途旅行 多带备品
从长春到拉萨,对人,是一种意志、身体的考验,对车是对各种性能的考验,百万公里无大修,各零部件都经过了100万公里,能行?为了顺利完成旅程,两位师傅带了锹镐、帐篷、起动机、发电机、分电器、点火线圈、发电机皮带、空调皮带、机油、空气滤清器、防冻液……以及两根6米长的牵引绳。
这些备品,在我们同行的拉萨至西宁2000公里的路段上,一样也没有用到。他们说:带备品有备无患嘛。
车子刚刚上路时,发动机安静,声音很好听,过30度坡没有任何障碍。两位师傅将车速控制在120公里/小时以内,仅仅是处于安全考虑。
在唐古拉山口,车子熄火了,打了两次才启动,这是青藏线最高点,氧气稀薄,人受不了,车的呼吸也有些粗。不过,这些都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高原飙车 战胜对手
下山的路,我们和一台307飚上了,这台车,是我们上山路上碰到的惟一的一台小轿车,大多是卡车、越野车。有时我们跑到前面,有时它跑到前面。这时,我们遇到了麻烦,动力有些不足,师傅分析,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真空配电器出了问题;一个是油质有问题。更大的麻烦是驶向昆仑山时,我们的油已经不多了,外面寒风凛冽,刚一下车,就会将人全身打透,空气稀薄,一路上如果没有加油站,扔在路上,那将是十分可怕的事情。
在昆仑山口,三个人谁也不说话,只默默的祈祷,加油站、加油站早一点儿出现……
车子真争气,高坡、矮坡畅行无阻。终于,我们发现了一个加油站,有了油,车和人都有了底气。过了昆仑山口,307停了,远远看见4个人从307上下来,一打听,是没油了,这回,我们彻底超过了它。还好还好,海拔不高。
看来,征服高原,不仅人的身体要好,车子要好,还要预见到各种可能的情况,否则,一旦出问题,可就惨了。
过了高原,发动机的声音变得好听了,排气通畅,也更有劲儿了。
同情对手,我们祝愿307早点儿加上油,一路走好!
人间仙境 憾人心脾
草原、羔羊,翠绿的群山,清澈的空气……是从拉萨驶出后感受到的第一种美景,我对此赞叹不已,两位师傅却颇不以为然,他们说:美景还在后面。
时间过了6、7个小时,汽车连续爬坡,最长的坡,有几十公里,坡度,最大的要超过30度,李师傅边开车边赞叹:瞧,这车,多棒,5挡爬坡,动力充沛。
驶过一段山峦,汽车驶向平原,远处,远远的地方,忽现连绵的雪山,雪山上面白云缭绕,如梦如幻,这是我们见到的第二种美景。
随后,在去往格尔木的路上,我们翻越唐古拉山,回头望去,刚刚下过雪的公路,像一条飘带,从高山之巅缓缓飘落;在路上,我们看到了狼,白天,悠闲地穿越公路,看到了野驴,还看到了山鹰……这是另一番美景。
接近格尔木,青海境内,和西藏风光不同,是连绵的大峡谷,连绵的自然形成的“土墙”,像雕塑、像艺术品,巧夺天工。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冒险从川藏线、新藏线、云藏线,包括青藏线走来,进入拉萨,因为这一路景色实在是太迷人了。在行驶中,好多路段和火车道并行,据说7月1日,青藏铁路运行,配备有氧车厢……不过,铁路也好,飞机也好,都代替不了汽车旅行的乐趣。
得脑水肿 也不可怕
到达了格尔木以后,大家松了口气,海拔下来了,危险已经成为过去:一同去喝点酒吧!我们要了三瓶金黄河啤酒,我说:来,祝贺两位师傅,两次成功跨越唐古拉山口,我们干一杯。这一干不要紧,不一会儿功夫,我的心跳快得要命,头有些眩晕,手开始发抖,浑身格外地寒冷,两位师傅吓坏了,一位提着空氧气袋去打氧,一位搀扶着我,打车奔向格尔木人民医院。
到了医院里,医生一测,心跳116下!在急诊室,吸上氧,打上针,盖着厚厚的被子,心跳慢慢恢复了正常,人也“缓”了过来,大家就和大夫聊了起来。
她刚刚从北京医科大学毕业,她说:有不少人有反应,有的是进藏的人,到了格尔木就有反应,有的是从青藏线上下来的,严重的会发生脑水肿、肺水肿。她自豪的说,经过努力,她们医院已经攻克了脑水肿,病人一周就可以出院。高原反应虽然可怕,也有自己的弱点,科学地对待,人就可以战胜高原了。
人生之旅 重新启锚
历时两天,由拉萨出发,经格尔木到达西宁以后,和两位师傅握手道别,各自踏上自己的行程。两位师傅,由西宁经兰州、太原、北京等,预计29日返回长春。
行程万里,历经艰验,驾驶的是已行程百万公里的老爷车,两位师傅人和车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实现了自己的一个梦想,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快乐,同时也证明了他们修车、养车、用车的出色水准。
两位师傅安全抵达拉萨以后,一汽-大众东北代表处的领导,飞赴拉萨,表示承担此程的全部费用,以回报忠诚客户。
从拉萨——西宁的返程中,做为一个“旁观者”,领略美丽风光的同时,深切的了解到旅程的艰辛与风险,我佩服两位师傅征服自然的勇气,佩服捷达产品百万公里依旧老当益壮。
单就汽车产品而言,其安全性不仅表现在碰撞后对人的保护,不仅表现在特殊情况下的“主动安全”,还表现在稳固的质量。有时,在特殊路段,车坏在路上,人也会送命。
短短20天经历,将深深印在两位师傅的记忆之中,并将影响他们以后的生活道路,希望他们两人,能像今天一样,用激情和坚强的意志,去书写苦中有甜的人生。
(新浪汽车特约评论员 蓝畔)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