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有限的总部在经过三年的筹备后终于落定在华中重镇———武汉,这不但意味着东风有限开始了真正的面向国际化的发展之路,也表明这个从二汽脱胎而来的国内最大的汽车合资企业有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
东风有限的掌舵者中村克己应该说有了最为直观的体验。至少他不必再月复一月地体验从地处山区的十堰到全国各地的舟车劳顿。在“新都”落成的采访上,中村表达了在东风有限内部建立属于东风有限品牌乘用车产品的意愿,不知此话传到作为国内三大集团中惟一缺少明确自主品牌乘用车产品的东风汽车耳中,会作何感想。
东风汽车一直强调自己在自主品牌方面并非“无为”,而是相当“有为”。其论据就是支撑东风有限半边天的悬挂东风车标的商用车产品,而东风有限也明确提出了将把东风商用车做成全球第三的水平。应该说,在这一自主领域内,东风的确有着值得“说事”
的资本,去年上半年,东风商用车还一度实现了全球第二的销量,仅次于商用车老大———戴-克集团。
但事实是,衡量一个真正自主品牌产品的关键在于,能否有自主乘用车产品的大规模量产。东风此前的表态为:东风柳汽风行就是东风自主乘用车产品的代表。但这明显是一个勉强的托辞,作为主打商用和行业采购的MPV风行,只能代表一个占全部乘用车市场不到10%的小众市场,但不能代表东风汽车在轿车产品方面的突破。
东风已经成为国内合资伙伴最多的汽车集团,不论是企业规模还是产品数量都在国内居于前列。但可以看到的是,东风创建自己的自主品牌轿车可利用的资源却相对贫乏。问题在于,当初合资成立东风有限时,东风已经将自身的最主要优质资产倾囊而出,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合资企业体系之外打造完全属于自身的自主品牌轿车,从目前的大环境和游戏规则来看,尚属不现实之举。
有消息称,东风仍旧在合资体系之外寻求建设自主品牌轿车的可能性。而由于采用特派员制度(即合资公司中方管理者仍属于东风集团编制),东风已经将一部分曾在旗下合资公司任职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组织在一起进行自主轿车项目的研究。但目前,还未有该项目的任何具体消息。
和一汽、上汽,甚至长安集团相比,东风在自主轿车的研发和量产方面都处于“沉寂”的状态。而作为一个工业集大成的项目,目前国内还未有大企业集团真正从合资公司的经验中找到一条可行的技术转化的路数。重新捆绑下的合资企业人才,如何锻造出真正的东风品牌轿车,对于东风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没有人怀疑东风创造自主品牌轿车的理想,因为早在若干年前,就有东风小王子作为东风初尝自主轿车的明证。
但目前的问题是,造出一款车容易,造出一款能够量产,同时获得销量的车难,而造出一个能够实现全系列轿车产品量产,并占领市场,同时拥有品牌影响力的汽车体系更是难上加难。东风缺少的不仅是资金、技术和管理,更缺少现实意义下的客观条件。
□何醒言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