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晨汽车:高起点自主创新的“三大超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6日 09:25  新浪汽车

  6月26日,中国第一台自主品牌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华晨1.8T在沈阳正式投产,华晨汽车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如何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强盛之路到底应该怎么走,这是一个曾经困扰中国汽车界多年的话题。从诞生之日起就肩扛“高起点自主创新”大旗的华晨汽车,10多年间的风雨坎坷也一度让业内外对其战略路径充满争议甚至不乏种种责难。

  时至今日,随着华晨尊驰骏捷今年挟“品质革命”之利刃在中高级轿车市场强势崛起;“金杯”品牌在商务车市场连续10年以超过50%的份额几乎成为一个行业代名词;金杯旗下的阁瑞斯MPV领域发展迅猛;以及“国内一流,国际同步”1.8T发动机的横空出世,华晨汽车品质、品牌、技术的全面突破让一切争议变得无谓,诸种责难化为钦羡。因为,自主之路没有捷径,高起点创新终将超越一切。

  品质超越:尊驰、骏捷打造“价值典范”

  华晨尊驰、骏捷整合全球优秀汽车资源,以“高品质、高性价比”震撼出击,一举奠定自主品牌“品质标杆,价值典范”的新形象。

  尊驰、骏捷作为华晨高起点自主创新的拳头产品,吸纳国际先进的“SQS”(安全、品质、服务)造车理念,在产品设计、研发、制造、质检等多个领域和环节,与国际知名公司展开了广泛的国际合作,确保尊驰、骏捷的“国际级品质”,彻底打破了国内消费者对自主品牌技术不足、品质粗糙的固有印象。

  2006年前5个月,尊驰累计销量已轻松突破万辆大关,上市仅三个多月的“家轿典范”骏捷更是拿下近3万辆的订单,创造出车市销量新神话。在这两款车型的强力带动下,5月华晨汽车以环比90.53%的增长速度位居乘用车十大生产企业之首,在合资品牌集体销量下滑、其他自主品牌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表现尤其抢眼。

  品牌超越:消化、创新铸就民族“金杯”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迅猛增长,但自主品牌却面临着“边缘化”的危险境地。权威人士指出,虽然我国汽车自主品牌有两百多个,占据355个载货车、客车和轿车品牌中的69%,但称得上是驰名品牌的并不多,大多数自主品牌汽车规模小、技术含量不高、知名度也不高。

  在高起点自主创新战略下,华晨“金杯”成功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发展之路,在消化吸收日本丰田车型技术基础上自主完成升级、改款等开发与设计,不断推陈出新,以连续10年独占国内商务车市场鳌头、接近60%的市场占有率、超过60万辆的市场保有量,铸就了熠熠闪光的民族汽车品牌。

  在近年来国内商务车市场呈现高端、低端“哑铃型”发展,产品商务化、车型更加细分的背景下,华晨“金杯”通过不断创新制造更高的壁垒,以品牌的转身与提升续写着传奇。源自丰田格兰维亚、经过华晨不断改进的金杯阁瑞斯,凭借华贵气派的外形、宽大多变的空间、豪华实用的内饰,宁静高效的动力系统,以及世界级的安全标准,杀入中高端商务多功能车市场,2005年底单月销量已突破1300台,一年间就闯入前三甲。2006年,阁瑞斯再度蝶变升级,在10-20万元价格区间内首次全面采用了高级轿车专用底盘,成为MPV市场的品质旗舰,前五个月创下了同比增长769%的新纪录。

  一次次重装升级不断彰显“金杯”品牌强大的技术创新实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也为其品牌形象的丰满、超卓注入全新的内涵。

  技术超越:1.8T“中国心”同步世界

  中国拥有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却有80%的汽车技术掌握在外来者手中,特别是在高端发动机等核心技术领域几近空白——这已经成为民族汽车业的一大“心病”。

  在整车开发不断突破之后,华晨以非凡的魄力将创新的目光聚焦在少人问津的发动机领域,锁定在最具挑战性的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技术上。“中国的汽车产业要是没有核心技术,就要一辈子让别人掐着脖子,命运被别人左右,掌握不了最核心的发动机技术,谈民族汽车工业始终只是浮华空论。”发动机技术是制约中国汽车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短板,华晨要做的,就是要用高起点自主创新来补上这个短板,让华晨汽车这个自主品牌装上中国人自己的涡轮发动机,成为真正‘根红苗正’的自主品牌”。

  华晨的发动机研发起步就与世界同步。联手国际内燃机三大权威研发机构之一的德国FEV发动机技术公司,经过三年潜心砥砺,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1.8T发动机于今年6月26日正式投产。华晨1.8T发动机的推出,改变了汽车“中国心”孱弱的历史,标志中国汽车迎来了“强擎时代”, 开始与国际巨头争夺产业“制空权”。

(编辑:赵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