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开放、互利共赢、和平发展,这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6月15日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一再强调的三个关键词。他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奉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胡主席的讲话再次强调开放和共赢的重要性,中国在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上,无疑离不开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这一方向性原则对于各行各业来说,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当前的中国汽车业来说,尤其值得深思。
技术引进、合资合作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汽车产业尤其是轿车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当下有一种论调值得注意:部分业内外人士常常有意无意地把自主创新与开放共赢对立起来,总是担心一旦吸收了跨国汽车企业的技术和工艺,中国汽车自主创新的“成色”就不够“纯”了。实际上,这种担心不但毫无必要,而且对于开放合作和自主创新都是有害无益的。
首先,世界主要汽车跨国公司聚齐中国,不但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而且引进了丰富的车型,让曾看熟“老三样”的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也通过激烈的竞争大大降低了车价,最终受益的是广大消费者。还有些人总是对跨国公司在这个过程中赚到钱而耿耿于怀,其实大可不必。何谓共赢?共赢即意味着合作双方或者多方都能从合资合作中获得利益,没有共赢,合作就缺少基础,很难维持长期协作,因此不要怕跨国公司赚钱,不要忘记中国汽车业和消费者从中受益更大。
其次,自主创新不是闭门造车。自主应该是在开放合作基础上的自主,创新是在人类共同积累的科学财富基础上的创新。让我们站在全球的高度来看,世界汽车工业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无数成熟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作为后起之秀的中国汽车工业,正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引进并消化吸收这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而实现集成创新,打造中国汽车自主品牌。
让我们再从实践经验上看,无论是走在我们前面的日韩汽车工业,还是现在中国汽车成功运作的自主品牌,无一不是在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东风天龙系列重卡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要搞好自主创新,就一定要坚持开放,加强与国际上汽车产、学、研各个层面的通力合作。
再次,自主创新的主体也不应强行区分是合资企业还是本土公司,“十一五”纲要中也并没有规定创新要有体制之分。在汽车行业来说,不管是国有企业也好,合资企业也好,民营企业也好,企业要长期发展都要进行创新,这是经济运行的必然规律。不能因为合资企业的性质而抹杀其创新的成果,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无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中国汽车业与国外成熟汽车工业的差距以及中国汽车业未来发展前途,从这个角度说,中国汽车业开放的程度还远远不够,步子要更快更大。
中国汽车市场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不过现在的竞争还主要集中在价格层面的竞争,而国外成熟汽车市场的竞争则集中在服务贸易领域。目前中国汽车服务贸易还比较落后,和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当大,需要学习和借鉴的东西还很多。
以汽车金融为例,国外每年70%左右的汽车销售额靠汽车信贷支撑,其中美国为80%~85%,德国占到71%,即使是印度也达到了60%左右。而在中国,曾一度繁荣的汽车消费贷款由于坏账过多不得不放慢发展速度,据统计,汽车消费贷款从“井喷”到“刹车”,共为银行留下了900多亿元的坏账。中国汽车信贷发展到最多时候占汽车销售20%,请注意仅仅达到20%,就出现了许多问题。这只能说明一点:中国汽车信贷的基础存在问题。
国外汽车信贷发展是基于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发达国家基本都建有完整的用户信用档案,而中国目前社会总体信用等级不高,个人信用程度更是参差不齐,加上目前尚无专门机构建立社会信用档案,因此,信用风险成了金融机构发展车贷的主要风险。
这也是通用、大众、福特、丰田和戴-克等外资汽车金融公司进入中国以来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这些汽车金融公司并没有利用中国银行纷纷退出汽车信贷的真空期大举发展业务,反而将贷款利率提高,超过了国内银行利率1个百分点左右,可见中国信用体系不健全对于国有银行和外资金融公司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中国汽车金融的曲折命运昭示了一个问题:汽车业服务贸易刚刚起步,开放得还远远不够,需要对外学习的还很多。不要认为引进外资汽车金融公司就万事大吉了,这只是第一步,学习发达国家成熟的信用体系才是关键所在。鉴于中国市场庞大,经济发展却不平衡,如果要求金融机构承担这个职责几乎不可能,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牵头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
不仅在汽车金融领域,其他服务贸易领域也存在类似问题。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2006年外资可获得在汽车服务贸易领域内的全面贸易权和分销权,外资可进入批发零售、售后服务、维护保养等服务领域。外资的全面进入将会使汽车服务贸易的竞争更加激烈。
面对迅速发展的市场形势,政府的政策制定显得相对滞后。《汽车贸易政策》虽然已于去年8月出台,但缺少具体实施细则,难以发挥实质性作用。政府有关部门应在吸收国外服务贸易成熟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中国市场的特点,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及细则,创立适合中国市场的服务贸易制度。(《中国商报-汽车导报》评论员)
不支持Flash
|